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分阴阳

分阴阳

小儿推拿方法。①出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由小儿腕掌部中点向两侧分推。可调和气血,用于治疗惊风,癎症,昏迷抽搐泄泻痢疾黄疸咳喘痰喘,乍寒乍热。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:“盖小儿之病,多因气血不和,故一切推法,必先从阴阳分起,诸症之要领,众法之先声,推此不特能和气血,凡一切膨胀泄泻,如五脏六腑有虚,或大小便不通,或惊风痰喘等症,皆可治之。至于乍寒乍热,尤为对症。”②指分腹阴阳:从中脘穴向两侧分推。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等作用。用治消化不良,伤食,停乳,胃痛,腹胀等症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将两手蘸汤,于胸腹两边分推数十次,亦为分阴阳之法。”③指分推胸口法:用两手大指在胸口处向两旁分推。有宽胸利气,止咳平喘,发表解热等作用。④指分头阴阳,即分推坎宫法。详坎宫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四时

    即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。

  • 红茶花

    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山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龙砂八家医案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姜成之编。本书辑录清乾隆、嘉庆年间戚云门、王钟嶽、贡一帆、孙御千、戚金泉、叶德培、姜学山、姜恒斋八家医案(书中并附姜宇瞻医案二则,实为九家)而成。其中以戚云门、王钟嶽、孙御千的治案较多

  • 清胃降逆

    治疗胃热呃逆的方法。临床用于因胃热而引起呃逆的证候。常用《温病条辨》新制橘皮竹茹汤。

  • 滋肾明目汤

    《增补万病回春》卷五方。当归、川芎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熟地黄各二份,桔梗、人参、栀子、黄连、白芷、蔓荆子、菊花、甘草各一份。为粗末,加细茶一撮,灯心一团,水煎,食后服。治劳神肾虚,血少眼痛。若热甚加龙胆

  • 马牙风

    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即脐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亢害承制

    五行学说内容之一。出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亢则害,承乃制。”《类经》注:“亢者,盛之极也。制者,因其极而抑之也。盖阴阳五行之道,亢极则乖,而强弱相残矣。故凡有偏盛,必有偏衰。使强无所制,则强者愈强,

  • 悟真篇

    气功内丹专著。宋·张伯端著。全书有诗词百篇,演述金丹的道理。

  • 平补枳术丸

    《医学入门》卷六方。白术二两,白芍药一两半,陈皮、枳实、黄连各一两,人参、木香各五钱。为末,荷叶煎浓汁,煮糊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食远米饮送下。治痞满。

  • 肝火上炎

    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于上部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,因火性炎上之故。参肝火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