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寒水石、石膏各八两,青黛四两。为细末,蒸饼七个,水调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食后开水化服,或细嚼生姜汤送下。治五脏积热,毒气上攻,咽喉肿痛,赤眼壅肿,头面发热,唇口干燥,两颊
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一。即黍米寸金丹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秦之祯《女科切要》。指由于内热火炽,血被热灼导致经闭。如肺被火刑,气壅热闭,以致经闭者,兼见喘嗽肩痛,治宜清金利气,方用清肺饮合地骨皮饮;心经火旺者,兼见夜多烦躁,治宜清心火,养心血,方
书名,见荀勗《中经薄》,1卷。子仪系扁鹊弟子。原书已佚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椿白皮,详该条。
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甘草小麦大枣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医鉴》1卷,已佚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本立条。
病证名。小儿痉病之一。小儿神怯气弱,受惊吓所致的痉证。症见发热,或有汗,或无汗,面时青时赤,梦中呓语,手足蠕动。宜复脉汤去参、桂、姜、麦,加丹参、丹皮、犀角,补心之体,以配心之用(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