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冲头痛

冲头痛

病证名。后世亦称正头痛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,起于目内眦,上额交巅,……是动则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如拔。”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:“足太阳之脉,上额交巅,直入络脑,别下项。其病冲头痛,目似脱,项似拔,即正头痛也。”参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头面疮

    病名。发生于头面部的湿疮。出《保婴撮要》卷三十二。由脏腑积热,外受风湿,湿热相搏而成。小儿多见。头面皮肤湿红,瘙痒起疹,破流黄水,反复发作,甚则蔓延全身。治宜清热疏风利湿。内服防风通圣散化裁,外搽青黛

  • 胎前寒泻

    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多因孕后脾肾阳虚,或外受风寒;或内伤饮食生冷,损伤脾肾,以致肾阳不能上蒸脾土,运化失职所致。脾肾阳虚者,症见脐下作痛,肠鸣即泻,腹胀畏寒肢冷。宜温阳健脾止泻,用四神丸

  • 雷击散

    《急救异痧奇方》方。又名救急散、累济散、雷公救疫丹、暑疫散。皂角、细辛各三钱半,朱砂、雄黄各二钱半,薄荷、藿香各三钱,枯矾、白芷各一钱,桔梗、防风、木香、贯众、陈皮、法半夏曲、甘草各二钱。为细末,每用

  • 瓦弄子

    见《东北动物药》。即瓦楞子,详该条。

  • 柱骨

    人体骨骼名。指锁骨。古时亦名锁子骨、缺盆骨和巨骨。《医宗金鉴》:“柱骨者,膺上缺盆之外,俗名锁子骨也。内接横骨,外接肩解也。”或指颈椎。《释骨》:“骨三节,植颈项者,通曰柱骨。”

  • 苦灯笼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鬼灯笼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郤暑调元法

    《时病论》卷四方。又名雷氏却暑调元法。煨石膏四钱,滑石、茯苓各三钱,制半夏一钱,东洋参、麦门冬各二钱,粉甘草六分,粳米一撮。水煎服。治暑热极盛,元气受伤。

  • 妊娠瘈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十四。瘈为筋脉急而缩,疭为筋脉缓而伸。一缩一伸,手足相引,搐搦不已,发为瘈疭。多因孕后血聚养胎,肝肾不足,风火相炽,筋失濡养所致。宜平肝养血,用钩藤汤。热盛者,加山栀、黄芩

  • 将军之官

    即肝。肝主谋虑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肝者,将军之官,谋虑出焉。”以将军之深谋熟虑、勇敢刚决为比喻,故称。急躁善怒或恐惧胆怯,与肝失却正常功能有关。

  • 经前失眠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行不寐。指经前或经行则失眠,甚至通宵不寐,经期过后则恢复正常的病症。多因阴虚火旺、心脾两虚、心肝火旺所致。阴虚火旺是阴血亏耗,心火偏旺或肾阳不足,经行时经血下注,阴血愈虚,不能上济心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