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燥

猜你喜欢

  • 时方派

    中医学术派别的一种。汉·张仲景以后医家所创制的方剂,称为时方。后世医生凡主张不拘泥于《伤寒杂病论》既定的成方,而自行处方用药者,称为时方派。

  • 矢气

    证名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亦作失气。或谓失为“矢”之误。参见转矢气、失气条。

  • 毛七公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漆大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卢繇(yáo 摇)生

    【介绍】:见卢之颐条。

  • 六达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六棱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经行风疹块

    病证名。亦名经行隐疹,经行癗。经前荨麻疹。指每值临经或行经期间,周身皮肤突起红疹,块形大小不一,或起风团,融合成片,瘙痒异常,经净渐退的病症。多因血虚、风热、血瘀所致。若因素体血虚,或久病失养,营阴暗

  • 玉郎鞭

    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玉龙鞭,详该条。

  • 向天葫芦

    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朝天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发汗法

    治法。即汗法,详该条。

  • 骷(kū 枯)骨

    骨名。《灵枢·师传》:“缺盆为之道,骷骨有余以候。”马元台、张志聪及后人多以骷作,即骨。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