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冷疳。详该条。
头部。因头位居于人体之首,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湿,首如裹。”
古病名。《素问·四时刺逆从论》:“少阴有余,病皮痹、隐轸;不足病肺痹;滑则病肺风疝。”《类经》卷十七:“滑实则君火为邪,故乘于肺,病在气也。”参见风疝条。治疗可酌加疏风清热之药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盾叶薯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一。即脱囊。见该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肺脏怯。详该条。
出《伤寒论》。即黄柏,详该条。
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。形状如刀圭的圭角,一端尖形,中部略凹陷。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1/10。图7
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鹄亭,北京密云人。童试未第,发奋精研医理,钩深索隐30余年,颇有心得。远近求医者无不立应。祁州某药行少主,染病岁余,诸医束手。延之诊治,脉象平和谓无病。然病象日剧,因细思之,诊为用
见《贵州草药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