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枸骨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指肌肉干枯萎缩。多由外邪乘虚内侵,气血衰少,肌肉失于濡养所致。本证可见于虚劳、偏枯、痿、痹等。参见各条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常参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失枕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:“产后气血劳伤,脏腑虚弱,若风冷乘之,血气愈虚,形气羸损,风冷入脏,令人无子,谓之风虚冷劳也。”参产后风冷虚劳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卷五十二方。栀子(微炒)、胡黄连、木贼、赤芍药、生地黄、羚羊角、龙胆草、银柴胡、蝉蜕、甘草、菊花、蒺藜。加灯心,水煎服。治疳热上攻而致的眼疳,痒涩赤烂,眼胞肿疼,白睛生翳,流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之血色赤,淋沥不断。参见经漏条。
出《卫生杂兴》。即芭蕉油,详该条。
见《常用中草药配方》。为紫葳茎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大黄药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