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易地生活,肠胃一时不能适应当地水土而致的下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四方之气,温凉不同,随方嗜欲,因以成性,若移其旧土,多不习伏,必因饮食以入肠胃,肠胃不习,便为下痢,故名不伏水土痢也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泛指肩部之痈疽。
证名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热者,色苍而爪枯。”又“肝气热,则胆泄口苦。”《医碥·发热》:“恚怒不发,止自摧抑,则肝气不宣,郁而成热,妇人最多此证。证见胸胁胀痛,或飧泄,面青,手足冷,太息不乐,脉沉弦。
书名。见《汉书·艺文志》。37卷,已佚。
出阎诚斋《临产须知评正》。即混元生。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24卷,补遗1卷。元·罗天益撰,撰年不详。罗氏为李东垣门人,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李氏的学术经验,但又旁采诸家,参以个人心得编成。卷1~3为药误永鉴,结合病案,阐析一些误治病例以为鉴戒;卷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珍珠,详该条。
医史著作。陈邦贤、严菱舟合编。本书以姓氏笔划为序,收录并简介民国以前历代医家约2600余人。其中有些资料注明了出处,便于读者检索。但作者介绍医人医事缺乏分析批判,介绍医家或引述资料也存在一些错误。19
出《卫生杂兴》。为土茯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江西婺源人。字元则,号在斋,自署香林主人。尝入黄山修道,筑室居白龙潭七年,备尝野蔬诸味。及阅王西楼《野菜谱》,遂将访采可食野菜种于家圃。后得《救荒本草》,又参其书,按时采取,如法调食。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