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吴邦宁条。
病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多由痰毒邪火薰蒸肺系,结于咽喉所致。症见喉间肿痛色红,呼吸、吞咽不利,痰涎壅盛,气促烦热,如“马喘”之状,甚或肿连腮颊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:“马喉痹者,谓热毒之气,结于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奶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与脏、腑、气、血、筋、脉、骨、髓八者有较密切关系的八个穴位。详八会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全备条。
宋代医官职称,官阶从七品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二十八。即胃脘痈。见该条。
《幼科金针》卷下方。枯矾、龙骨各五分,麝香五厘,红棉灰(即干胭脂灰)三分。为末,先用棉球拭去脓秽,取少许,吹耳。治耳溃。
病名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。见手心毒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松塔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