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

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

书名。各2卷。清·张璐撰。刊于1667年。作者博览《伤寒论》诸家注本,有“多歧而不一”的感慨。后得《伤寒论条辨》、《尚论篇》等书,在反复钻研之后,“向之所谓多歧者,渐归一贯”。书名的意义,张氏释为“缵者,祖仲景之文;绪者,理诸家之纷纭而清出之,以翼仲景之法,汇明其源流……”(见本书自序)。在编次方面,将王叔和整理本予以重编,诠释采《尚论篇》等诸家注文,参以个人见解,是为“缵论”部分;又鉴于《伤寒论》原书有残缺,证治或有不全,遂博搜前人方论予以补充,是为“绪论”部分。但“缵论”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《尚论篇》原文的编次,“绪论”所补充的方剂,其中个别有配伍不够严密的缺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月黄花

    见《四川常用中草药》。为地羊鹊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虚咳嗽

    病证名。指血虚引起的咳嗽。多因形役阳扰,阴血亏损,火旺克金所致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血虚咳嗽之症,盗汗自汗,潮热骨蒸,下午嗽多,形体黑瘦,五心烦热。”治宜养阴补血,敛阴降火。方用四物汤、归芍地黄汤、天

  • 脚根喉痛

    病名。《喉科心法》:“此症从脚跟发起,直至喉间。或一年一发,或半年一发,其病一日行一穴。切忌热物怒气。”详脚跟喉风条。

  • 浸洗剂

    将药煎汤,浸洗全身或局部。可以“疏其汗孔,宣导外邪”(《圣济总录》)。如《金匮要略》苦参汤等。

  • 颊疔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生于频骨尖高处的一种疔疮,证治同疔疮。

  • 刘开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字立之,号复真先生。从崔嘉彦学习医术,精于脉学。著有《脉诀》、《方脉举要》等书。

  • 石瘤

    病名。①出《洞天奥旨》卷十一。即骨瘤,详该条。②出《中西合纂外科大全》卷三。即筋瘤,详该条。

  • 禹粮石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禹余粮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厥深热深

    证名。亦作热深厥深。指热厥证热邪越深伏,手足越厥冷。由于热伏于里,不能向外透达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,必发热。前热者,后必厥。厥深者,热亦深;厥微者,热亦微。厥应

  • 膏摩

    外治法之一。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。用药膏涂擦体表的一定部位而达到治疗目的,具有按摩和药物的综合作用。例如治疗关节痛或皮肤癣病,用祛风药或抑制霉菌药加酒调成稠厚的膏,用布蘸膏摩擦局部。在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