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休息痢

休息痢

病名。指痢疾时止时发,久久不愈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有外感休息痢内伤休息痢之别。多因治疗失宜,或气血虚弱,脾。肾不足,以致正虚邪恋,湿热积滞伏于肠胃而成。发作时,治宜清热化湿为主。或兼补气血,或兼补脾肾,可选用香连丸驻车丸、倪氏补理煎方等。缓解期,可见神疲乏力,食欲不振,形体消瘦四肢不温等症,治宜健运脾胃,补益气血为主,可选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等方;属肾亏者,四神丸。《类证治裁》以屡发屡止,经久不愈,用诃黎勒散,因固涩太早,积滞未清,用香连丸加茯苓枳实;因饮食失节,用香连丸加楂肉、神曲中气下陷,用补中益气汤;因脏寒虚滑,用大断下丸。《医贯》载有一种休息痢,系寒积大肠,独用一味巴豆炒研腊丸吞服。本病可见于慢性细菌性痢疾。溃疡性结肠炎,慢性阿米巴痢疾及局限性肠炎等疾患。参见痢疾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官均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,兼习医学。字彦衡,生平不详。集有《伤寒要论方》一卷,已佚。

  • 食积腰痛

    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因饮食停积不化所致。《金匮翼·腰痛》:“食积腰痛者,食滞于脾而气传于肾也。夫肾受脾之精而藏焉者也。若食不消则所输于肾者,非精微之气,为陈腐之气矣,而肾受之,乱气伤精,能无痛乎?”宜用

  • 鼠疮

    病名。见《辨证录》卷十三瘰疬门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下牙床

    下列齿的牙床。详牙床条。

  • 臂泰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手太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臂泰阴脉:循筋上兼(廉),以奏(凑)臑内,出夜(腋)内兼(廉),之心。其病:心痛,心烦而意(噫)。诸病此物者,皆久(灸)臂泰(太)阴脉。”

  • 苏沈内翰良方

    见苏沈良方条。

  • 三合散

    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五方。白术、当归、芍药、川芎、黄芪、茯苓、熟地黄一两,柴胡、人参各一两半。水煎服,日三次。治产后日久虚劳,针灸不效者。

  • 中搭手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龙疽、青龙疽。系有头疽生于背中部膏盲穴(第四、五胸椎棘突间,脊柱旁开三寸)处,手由中部搭着者。证治同有头疽。

  • 水府

    即膀胱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脑风

    病名。指风冷袭侵脑户的病症。见《素问·风论》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五:“风生高远,始自阳经,然督脉阳维之会,自风府而上至脑户。脑户者,督脉足太阳之会也。……今风邪客搏其经,稽而不行,则脑髓内弱,故项背怯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