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药》。为铁包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红中黑斑舌。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。即龟鹿二仙胶,见该条。
①指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。由此构成疾病的一般病理过程。②指伤寒少阳病出现寒热往来的病机。恶寒是正不胜邪;发热是正气抗邪外出;寒热交替出现是正气与邪气互相争持的状态。《伤寒论·辨少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邪气因
见《素问玄机原病式·热类》。详便浊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新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五脏病的证候表现。《小儿药证直诀·五藏病》:“肝病,哭叫目直,呵欠,顿闷项急。心病,多叫哭惊悸,手足动摇,发热饮水。脾病,困睡,泄泻,不思饮食。肺病,闷乱哽气,长出气,气短喘息。肾病,无精光畏明,
简称格阳。指体内阴寒过盛,阳气被拒于外,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证候。临床常见某些寒证,因阴寒过盛于内,反而外见浮热、口渴、手足躁动不安、脉洪大等假热症状。但病人身虽热,却反而喜盖衣被;口虽渴而饮水不多,
病名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乳鹅缠喉二种不同,肿于喉两傍者为双鹅,肿于一边者,为单鹅。”即乳蛾。详该条。
亦称达邪透表。即透达表邪的治法。外感表证,须透邪外出,故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