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手足四肢怠惰松懈如脱的症象。由于脾失运化精微所致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四支解堕,此脾精之不行也。”可见于虚劳等证。
证候名。《素问·风论》:“肾风之状,多汗恶风,面庞然浮肿,脊痛不能正立,其色始,隐曲不利,诊在肌上,其色黑。”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有病庞然如有水之状,切其脉大紧,身无痛者,形不瘦,不能食,食少……,病
枕骨的简称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头横骨为枕。”
眼科专书。1卷。明·邓苑撰。撰年不详。书中将眼病总括为内障与外障二类,首为议论,次为治法,并附小儿眼病治法。叙述简要,方剂切于实用。建国后出版排印本(与《异授眼科》合刊)。
【介绍】:见凌云条。
【介绍】:见周祐条。
病名,即痘疮所致的眼外障。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:“此眼初患之时,不论大小,须患斑疮一度,疮子患时,觉入眼中,……疼痛泪出,赤涩,怕日难开,肿硬,翳如银色。”即痘疮入眼,详该条。
见订正金匮要略注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多由肺胃积热,火毒炽盛,痰涎壅塞以致咽喉阻塞,呼吸吞咽不利。常可见于某些咽喉病如喉痈、喉风等及全身性疾患。宜结合全身情况辨证施治。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术。
证名。①自觉近膻中处悸动不适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溯源集》卷一:“所谓心下悸也,盖心之下,胃脘之上,鸠尾之间,气海之中,《灵枢》谓膻中为气之海也。”多因阳气虚,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