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合子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生集》卷三。即井疽。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生平欠详。撰有《养生术》1卷,已佚。
即生脉散制成的注射液,见生脉散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潜庵,安徽太平人。专门儿科,注重推拿法,撰有《幼科推拿秘书》(又称《推拿秘书》)一书(1784年刊行)。
①疝之别称。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②即奔豚。以其因气上冲而发。故名奔豚气。详奔豚条。
病名。八痢之一。又名瀼痢。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。其特征为小腹胀痛,赤白胨下等。治宜散寒止痢。用芍药汤加减。
九注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寒注候》:“人虚为寒邪所伤,又搏于阴,阴气久不泄,从外流内结积。其病之状,心腹痛而呕沫爪青,休作有时,至冬便剧,故名为寒注也。”或伴腰脊强痛、便血等。治用五野丸等方。参见九注条
病证名。见《葆光道人眼科龙木集》,指眼生翳膜带青色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