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倍根

五倍根

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盐肤子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椎下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位于背正中线,当第八、九胸椎棘突之间。主治疟疾。微向上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胞移热于膀胱

    癃闭与溺血的病因之一。膀胱为藏津液之府,热灼津液则小便不通,热甚伤络,则见溺血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胞移热于膀胱,则癃、溺血。”

  • 病名。又称癖气。指痞块生于两胁,平时寻摸不见,痛时则可触及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癖病诸候》:“因饮水浆过多,便令停滞不散,更遇寒气积聚而成癖。癖者,谓僻侧在于两胁之间,有时而痛是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

  • 神农本草经

    我国最早的一种药物学专著。简称《本草经》或《本经》。约成书于秦汉时期(一说战国时期)。本书总结了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药物学的成就。原书早已失传,其文字则经辗转引录,仍保存于《证类本草》等书中。

  • 卧蚕疽

    病名。有头疽生于天柱骨偏上者。出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证治同脑疽。

  • 奇授藿香汤

    《外科正宗》卷四方。藿香(连枝带叶者)五钱。水一碗煎七分,加公猪胆汁一枚,和匀,食后顿服;亦可用藿香末一两,公猪胆汁熬稠膏为丸,每服二钱,食后白开水送下。治鼻渊。

  • 十三科古方选注

    见绛雪园古方选注条。

  • 刘均美

    【生卒】:十四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号阅耕斋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精于医术,乐于救济乞丐穷人。晚年医术益精,活人更多,死时九十岁。著有《拔萃类方》一书,已佚。

  • 季指

    手小指别名。即手第五指。

  • 天烛子

    出《三奇方》。为南天竹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