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鬼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光裕条。
【介绍】:见凌德条。
【介绍】:见吴源条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理例》卷三。又名肾囊痈。多因肝肾二经湿热下注,或外湿浸内蕴酿成毒而致。证见恶寒发热,口干喜凉饮,小便赤涩,阴囊红肿热痛。因其睾丸不肿大,故可与子痈鉴别。初起宜清利湿热,服清肝利湿汤;已成
指胞睑生疮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系由火毒郁结,邪热上攻于目所致。初起肿痛微痒,渐致赤烂成脓,甚则寒热交作,饮食减少。治宜清热凉血解毒,服用加减四物汤,并可外用眼疮药掺患处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置同女膝穴。参该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三月泡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尤乘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