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两胁里急

两胁里急

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。参胁痛里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宝详定本草

    见开宝新详定本草条。

  • 草豆

    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三冲

    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一。指产后恶露当下不下,逆而上冲引起的三种危重证候。即败血冲心、败血冲肺、败血冲胃。详各条。

  • 小肠风

    病名,指顽固性阴疮。周慎斋《秘传女科》:“阴户生疮,诸药不效,名小肠风”。可用木通、藁本、枳壳、贯众、白芷、甘松、芥穗、薄荷,等分切细,水煎,临用加皮硝三钱,日洗三、五次。

  • 妊娠胎萎燥

    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五。即胎萎不长。详该条。

  • 督脉络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原称督脉之别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督脉之别,名曰长强,挟膂上项,散头上,下当肩胛左右,别走太阳,入贯膂。”本络脉发生病变,实则脊柱强直;虚则头重难支,头动摇则腰脊不适。

  • 嗽玉津

    即咽唾。见该条。

  • 半身不遂

    证名。中风病常见症之一。一作半身不随,又名偏枯、偏风。《金匮要略·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》:“夫风之为病,当半身不遂。”《类证治裁·中风》:“半身不遂,因气血不至,故痛痒不知。经曰:营虚则不仁,卫虚则不用

  • 太阴经脚气

    脚气病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署湿流注足太阴脾经而成的脚气。症见腹满,夹咽连舌系急,胸膈痞满,循胻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,过踝骨后连足大趾端内侧皆痛。若自汗者为风胜,无汗痛甚者为寒胜,热烦

  • 怒则气上

    指郁怒、暴怒所致肝气上逆或肝阳上亢的病理。肝藏血,为风木之脏,喜条达而恶抑郁。若精神过度刺激,则肝气过于升发而上逆,出现胸胁胀满,头痛头晕,目赤肿痛,甚则肝血失藏,血随气升而出现昏厥、呕血等症。《素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