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则。即虚者补之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虚弱机能衰退的病证用补益的方药治疗。补有峻补、缓补,峻补剂大力强,用于大虚之候,非大剂补药不能挽回者,如回阳用参附汤,产后亡血用十全大补汤之类。缓补是缓缓调
《万病回春》卷六方。又名温清饮、解毒四物汤。当归、白芍、熟地黄、川芎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梔子各一钱半。水煎,空腹服。治妇人崩漏不止,或如豆汁,五色相杂,面色萎黄,脐腹刺痛,寒热往来。
症名。指口内常有酸味的感觉。《医学入门·口舌唇》:“肝热口酸而苦。”多由肝热上犯,或肝热乘脾,宿食停积所致。治宜疏肝泄热,用小柴胡汤、当归龙荟丸等方;肝热乘脾,宜左金丸加神曲、龙胆草等;宿食停积而见口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妇女更年期月经将断未断之时,出现一些综合性的病症。多因肾气衰弱,冲任虚损,精血不足,以致脏腑经络失于濡养和温煦,临床症状参见更年期综合症条。如见头昏目眩,心烦易怒,情志失常,手足心发热,月经
望诊中判别人的基本肤色及生理性个体肤色特性,由此构成某个体面部的主要色泽,故称主色。主色属正常生理性肤色,与客色相对,主客均属正色的范畴。参见正色、客色条。
经验方。见《方剂学》(广州中医学院)。南瓜子肉,槟榔片。先将南瓜子肉略炒香,嚼烂吞服,隔1~2小时再服槟榔煎成的浓汁,约4小时后,腹泻排出虫体。如无腹泻,可加玄明粉开水冲服;如头节未驱下,隔半月后再服
病名。即外症状如粟米样的一种喉风。见《喉科种福》卷四。多由肺胃蕴热,复感外邪所致。初病发热恶寒,头痛身痛,继则咽喉肿,形如粟米,小于珍珠,根盘红赤而顶黄,散布于喉中,口内异常疼痛。治宜人参败毒散发表;
自我推拿方法名,即熨目。《诸病源候论·目茫茫候》:“以热指摩目二七,令人目不瞑。”
【介绍】:见韩懋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