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庚辛玉册》。为藜之别名,见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疟疾之一。即温疟、瘅疟。《症因脉治》卷四:“阳明瘅疟《内经》名瘅疟,仲景名温疟。瘅疟之症,但热不寒,少气烦冤,手足热而欲吐呕,面赤口渴,虽热已而六脉仍数大者。《内经》名热伤阳明瘅疟之症,仲景发明《内经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巾针。《证类本草》谓“布针,用缝布大针也。”参见巾针条。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尺,尺肤,即自肘至腕的皮肤。本篇讨论了各种疾病的成因,症状,和诊尺肤在诊断上的意义,故名。指出诊尺肤的润泽、粗糙、肉的坚实与脆弱、寒热等各种现象,有助于测知内脏的盛衰和病变情况。此外,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鹳口疽。见该条。
出《开宝重定本草》。为杧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木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颊疡。见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三方。风化硝、蒲黄各半两。为细末,每用一字或半钱,点揩舌之上下。治风热上攻,舌硬肿大不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