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鹿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安徽青阳人。著《干金圣惠方》一书,已佚。
即蓄血。详该条。
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。详双生条。
舌苔隆起如刺状。为热极之象。邪热越盛,芒刺越多,一般多为胃实热;有时也可根据芒刺所生部位区分邪热所在,如舌尖芒刺为心热,舌中芒刺为脾胃热,舌边芒刺为肝胆热。
疝之别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六。详疝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蜀(今四川)人。生平欠详,其医术传给沈应善。
【介绍】:参见唐玉书条。
色诊之一。黑为阴寒之色,属肾,临床上主寒、主痛、主劳倦、血瘀。黑而瘦削,多属阴火内伤,肾水枯竭;黑而焦干,为下焦肾热;黑而熏亮,水气支饮;黑而带黄,劳疸蓄血;黑色骤起,常见于中毒、中恶;黑绕口角,胃阴
病名。①指阳虚肺寒所致的多饮多溲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心移寒于肺,肺消。肺消者饮一溲二,死不治。”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以本症属阴消范围,参见阴消条。②指因心火刑肺,肺燥津耗所致者。《辨证录·消渴门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