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诗词古文>令狐楚生平

令狐楚生平介绍

令狐楚(766或768年-837年12月13日),字壳士,自号白云孺子。宜州华原(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)人,先世居敦煌(今属甘肃)。唐朝宰相、文学家。令狐楚才思俊丽,尤善四六骈文。他常与刘禹锡、白居易等人唱和。其诗“宏毅阔远”,尤长于绝句。有《漆奁集》一百三十卷,又编有《元和御览诗》。>>查看令狐楚的诗词古文

轶事典故

守兖州
  令狐楚除守兖州,州方旱俭,米价甚高。迓使至,公首问米价几何、州有几仓、仓有几石。屈指独语曰:“旧价若干,诸仓出米若干,定价出粜,则可赈救。”左右窃听,语达郡中,富人竞发所蓄,米价顿平。

  令狐楚镇守衮州时,正值州中大旱,一时米价飞涨。

  令狐楚召来衙吏问道:“现在米价多少?”“衮州有多少仓?”“每仓可存放多少米粮?”然后数着手指自言自语说:“现在米价甚高,如果把州中所有仓库中的米按旧价卖出,就可以对付这次大旱的缺粮了。”

  一旁的随员听到这番话,不久就传遍州内,百姓都知道官府将出售仓米,富商于是争相把所有屯积的米低价卖出,米价迅速跌回合理的价位。

唱和
  令狐楚才思俊丽,能文工诗。“于奏制令尤善,每一篇成,人皆传讽(《新唐书·令狐楚传》)。”时古文家后继乏人,令狐楚遂得以四六文为世所称,“言文章者以冠(刘禹锡《彭阳侯令狐氏先庙碑》)。”其骈文“隶事生动,犹得子山(庾信)遗意”(高步瀛《唐宋文举要》)。李商隐的骈文即其所授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选进《御览诗》。晚年与刘禹锡、白居易唱和较多。

文章
  《旧唐书》载;郑儋暴死,没来得及处理身后事。军中一片混乱眼看就要发生兵变。果然一天子夜,一些将士武装挟持令狐楚要他马上起草遗表。于是在众将士虎视眈眈之下,在白刃环立之中,令狐楚立即起草遗表。再读给大家听后,大家竟感动的痛哭流涕起来,军心大定由此平息了一场灾祸。从此,令狐楚更是名声大震。

与李商隐
  令狐楚、令狐绹父子在唐代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,令狐楚是中唐重要的政治人物,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,而且又是著名的骈文家和诗人,令狐绹则是牛党后期的领袖人物,父子俩与当时文坛名家都交游甚密。令狐楚骈文与韩愈的古文、杜甫的诗歌,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。

  在父亲去世后,幼年的李商隐陪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,这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且相当艰苦的环境,没有家庭或家族的影响力帮助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进入一个社交圈。李商隐凭借才华、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。早在十六岁,他就开始与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交往,将自己的作品散发给他们阅读,获得了一定的名气——也许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。

  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,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。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,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争的旋涡。

  从829年(文宗太和三年)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,到837(文宗开成二年)令狐楚去世,他们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。李商隐以谦卑诚恳的态度赢得了令狐楚的信任,有一件事可以表现这种信任的程度: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,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——这并非普通的遗书,而是要上呈给皇帝的政治遗言。令狐楚本人就是这种文体的高手,而他宁愿让李商隐帮助完成自己一生的总结。

历史影响

  令狐楚、令狐绹父子在唐代政治和文学方面都是具有很大影响的人物,令狐楚是中唐重要的政治人物,与当时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,而且又是著名的骈文家和诗人,令狐绹则是牛党后期的领袖人物,父子俩与当时文坛名家都交游甚密。令狐楚骈文与韩愈的古文、杜甫的诗歌,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。

  在父亲去世后,幼年的李商隐陪同母亲回到河南故乡,这里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而且相当艰苦的环境,没有家庭或家族的影响力帮助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进入一个社交圈。李商隐凭借才华、人品和性格建立起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。早在十六岁,他就开始与当地的一些知识分子交往,将自己的作品散发给他们阅读,获得了一定的名气——也许就是因此引起了令狐楚的注意。

  认识令狐楚是李商隐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,他后来的生活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与此有关。令狐楚帮助李商隐进入士大夫的社会阶层,同时也使他卷入了党争的旋涡。

  从829年(文宗太和三年)令狐楚聘用他作幕僚,到837(文宗开成二年)令狐楚去世,他们一直保持着非常亲密的关系。李商隐以谦卑诚恳的态度赢得了令狐楚的信任,有一件事可以表现这种信任的程度:令狐楚在病危之际召唤李商隐来到身边,要求他代为撰写遗表——这并非普通的遗书,而是要上呈给皇帝的政治遗言。令狐楚本人就是这种文体的高手,而他宁愿让李商隐帮助完成自己一生的总结。

人物生平

  令狐楚为初唐十八学士令狐德棻之后,五岁就能写文章。唐德宗贞元七年(791年),与状元尹枢同榜进士及第。当时李说、严绶、郑儋相继任河东节度使,都尊重令狐楚的才华和品行,召引他在幕府任职,从掌书记直到判官。德宗爱好文学,每次察看从太原府来的奏章,必然能认出令狐楚的手笔,多次赞美不已。

  唐宪宗时,擢职方员外郎,知制诰。经判度支皇甫镈推荐,令狐楚入朝为翰林学士、中书舍人等职。元和十三年(818年)四月,出为华州刺史。十月,皇甫镈升任宰相,授令狐楚为河阳节度使。

  元和十四年(819年)四月,宰相裴度遭到皇甫镈等人排挤,被外调为河东节度使。七月,皇甫镈推荐令狐楚入朝,自朝议郎被授为朝议大夫,升任中书侍郎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。他与皇甫镈共同任相,深受其照顾。

  元和十五年(820年),宪宗去世,令狐楚担任山陵使,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。唐敬宗继位后,又重新提拔他为户部尚书、东都留守、天平军节度使、吏部尚书,累升至检校尚书右仆射,封彭阳郡公。

  开成元年(835年)三月初三上巳节,文宗在曲江亭宴请百官。令狐楚因为刚刚诛杀宰相等人,不应该赏宴,于是独自称病不前往,受到议论者的称美。令狐楚厌恶宦官擅权,多次上疏请求解职。四月,令狐楚出任检校左仆射、兴元尹,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。

  开成二年十一月十二日(837年12月13日),令狐楚在山南西道节度使任上逝世,享年七十二(一作七十)岁。追赠司空,谥号“文”。后因其子令狐綯显贵,累赠太尉。

  令狐楚长于诗,当时他与白居易、元稹、刘禹锡唱和酬答的作品很多。令狐楚有《漆奁集》130卷流行于世。他自称为“白云孺子”。

  令狐楚政治上一生积极参与牛李党争,属于牛僧孺一党的重要人物。文学上,令狐楚以古文大家闻名,尤善四六骈文,被誉为庾信之后的古文文宗。他在天平军节度使任上举荐李商隐,并传授其骈文技巧,为一时佳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周昌

    周昌,字培公,荆门人。官山东登莱道参政。

  • 朱显

    真定人。世祖至元间,祖父已分财。英宗至治末,显念侄彦昉等年幼无恃,乃会拜祖墓下,取分券焚之,复与同居。

  • 朱兰馨

    朱兰馨,字芬若,号松乔,海盐人。乾隆辛丑进士。授铅山知县,历官吏部员外郎。有《松乔诗钞》。

  • 陈端

    元汴梁路原武人,字正卿。由掾吏累迁工部员外郎,擢左司都事,得成宗器重。迁户部郎中,出为大名路治中,有能名。延祐间累擢至中书参知政事。泰定二年以同知参政院事引疾归。

  • 程文

    (1289—1359)元徽州婺源人,字以文。事父母以孝闻。家贫勤苦自励。通六经诸子学,为文明洁精深。初为怀孟教授,调编修官,历监察御史,弹劾不避权贵。仕至礼部员外郎。

  • 李溥

    李溥,河南人。初为三司小吏,阴狡多智数。时天下新定,太宗厉精政事,尝论及财赋,欲有所更革,引三司吏二十七人对便殿,问以职事。

  • 张伯端

    张伯端(公元983年—1082年),一说(公元984年—1082年),道教南宗初祖,字平叔,号紫阳、紫阳山人,后改名用成(或用诚)。人称“悟真先生”,传为“紫玄真人”,又尊为“紫阳真人”。临海(今属浙江)人。自幼博览群书,学贯古今中外,涉猎诸种方术。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、道光紫贤真人薛式、泥丸翠虚真人陈楠、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“全真道南五祖”(“北五祖”为:东华帝君王玄甫、正阳帝君钟离权、纯阳帝君吕洞宾、纯佑帝君刘海蟾、辅极帝君王重阳)。张伯端真人之师为刘海蟾,桂林刘仲远真人系张伯端真人所度化。

  • 钟曾龄

    钟曾龄,字杏沾,号春畬,宝山人。诸生。有《红叶山房吟稿》。

  • 罗椅

    罗椅(1214—1292)南宋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字子远,号涧谷(一作间谷)。宋宝佑丙辰(1256)以“四贡元”著,宝祐四年(公元1256年)进士,知赣州信丰县。选潭州军学教授,占籍茶陵,后擢京榷提举,朝请大夫,迁监察御使。时贾似道专权蔽主,椅上书直言,遭报复。公以国事不可为,忧郁成疾,往来潭、吉间,茶陵乃必经之地,竟爱上茶陵的云山洣水,宋景炎丁丑(1277)以疾卒于署。

  • 睢景臣

    睢景臣(约1264~约1330),元代著名散曲、杂剧作家。一作舜臣,字景贤,或作嘉贤,江苏扬州(今扬州市)人。一生著述甚多,著有散曲集《睢景臣词》。元钟嗣成的《录鬼簿》将其列入“名公才人”。杂剧有《莺莺牡丹记》、《千里投人》、《屈原投江》等,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作品是《哨遍·高祖还乡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