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诗词古文>戴表元生平

戴表元生平介绍

戴表元(1244~1310)宋末元初文学家,被称为“东南文章大家”。字帅初,一字曾伯,号剡源,庆元奉化剡源榆林(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)人。宋咸淳七年进士,元大德八年,被荐为信州教授。再调婺州,因病辞归。论诗主张宗唐得古,诗风清深雅洁,类多伤时悯乱、悲忧感愤之辞。著有《剡源集》>>查看戴表元的诗词古文

文学成就

  戴表元学识渊博,力主改革宋末学者萎蔽风气,以文章大家名重东南。诗文清新雅洁,多伤时悯乱,同情民间疾苦,咏家乡名山秀水。戴表元的一些诗流露着同情民生疾苦的感情,例如《采藤行》描写商人和手工业者,生活较好,而农民却承担着官府的沉重赋税,结果是“南村种麦空早熟,逐日扃门忍饥哭。”他另有些作品寓有对赵宋王朝的故国之思,如《感旧歌者》,明代田汝成《西湖游览志馀》称“戴帅初湖上赠歌者一绝,有故国之思焉。”此外如《通谢张可与参政书》、《二歌者传》、《己卯岁初葺剡居》、《读书有感》等,也属此类。律诗雅秀,力变宋诗积习,静细清新,风致近晚唐。清顾嗣立《元诗选》评道:“剡源诗律雅秀,力变宋季余习。”其诗文常被用作名言警句。

  在元初诗人中,戴表元是鼓吹“唐风”、力矫宋诗之弊的有力人物,特别是对理学和科举制度破坏文学艺术的现象,反复加以揭露和抨击。袁桷《戴先生墓志铭》记载他“力言后宋百五十余年理学兴而文艺绝”,这一点在他留下的许多文章中仍然可以看到。如《方使君诗序》记南宋末都城临安士人的风气:“当是时,诸贤高谈性命,其次不过驰骛于竿牍俳谐、场屋破碎之文,以随时悦俗,无有肯以诗为事者。”《张仲实诗序》又言,时人“见有横眉拥鼻而吟者,辄靳之曰:‘是唐声也,是不足为吾学也。吾学大出之可以咏歌唐虞,小出之不失为孔氏之徒,而何用是啁啁为哉!’”《元史》中说戴表元于至元、大德间,在东南一带“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时”,可见他在当时的影响。

  戴表元的散文清深雅洁,蓄而始发,四方人士争相师法,为至元、大德年间东南文章大家第一人,人称江南夫子。宋濂于元人中推之独至。《寒光亭记》、《清峙轩记》、《秋山记》、《观渔赋》等亦均可读。《猫议》中以猫喻人,有言外意;《观渔赋》写捕鱼须到大海始得大鱼,沟渠中只能捉到一些虾蛤,发人深省。

  戴表元著有《剡源集》、《剡源佚文》、《剡源佚诗》等。作品今存《剡源文集》30卷,佚诗6卷,佚文2卷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张琦

    张琦,字二韩,又字而韩,无锡人。甲戌进士,官礼部主事。著有《桃山逸草》。

  • 徐锴

    徐锴(920~974)南唐文字训诂学家。扬州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徐铉之弟,世称“小徐”。字鼐臣,又字楚金,精通文字学,仕于南唐,秘书省校书郎起家,后主李煜时,迁集贤殿学士,终内史舍人。平生著述甚多,今仅存《说文解字系传》40卷,《说文解字韵谱》10卷。

  • 郑阎

    福建闽县人,字公望。郑关弟。永乐十年进士。授安陆州学正,改无为州,官至广信教授。性质直刚毅,嫉恶不少假借。居官三十年,囊无余资。博通经史医历,能诗善画,有《抑斋集》。

  • 月鲁不花

    (1308—1366)蒙古逊都思氏,字彦明。顺帝元统元年进士。授将仕郎、台州路录事司达鲁花赤。建孔子庙,延儒士为师,以教后进。历监察御史,上疏言事,帝嘉纳之。升吏部侍郎,铨选于江浙,时称其公允。除吏部尚书,迁大都路达鲁花赤,以刚正称。后拜江南行御史台中丞,既而除浙西肃政廉访使。以地为张士诚所有,避往庆元,浮海北行,遇倭船,被害。谥忠肃。

  • 刘苍

    (?—83)东汉宗室。光武帝子。母阴后。建武十七年封东平王。少好经书。明帝即位,拜骠骑将军,位在三公之上。曾上奏谏明帝勿春猎妨农事。帝从之。后自以至亲辅政,声望日重,意不自安,乞退就国。章帝即位,苍受尊重恩礼,逾于前世,诸王莫与为比。朝廷每有疑政,辄遣使咨询,苍悉心以对,多被采纳。卒谥宪。

  • 曾国藩

    曾国藩(1811年11月26日-1872年3月12日),初名子城,字伯函,号涤生,谥文正,汉族,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(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)。晚清重臣,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。清朝战略家、政治家,晚清散文“湘乡派”创立人。晚清“中兴四大名臣”之一,官至两江总督、直隶总督、武英殿大学士,封一等毅勇侯,谥曰文正。

  • 康锡

    (?—1231)金赵州晋宁人,字伯禄。为人重厚正直。卫绍王崇庆元年进士。哀宗初为御史,弹劾不避权贵。转右司都事京南路司农丞,出为河中府治中。哀宗正大八年,元军破河中,随军南奔,济河船覆,死。

  • 钱福

    钱福(1461—1504)明代状元,字与谦,因家住松江鹤滩附近,自号鹤滩。南直隶松江府华亭(今上海松江)人,吴越国太祖武肃王钱镠(liú)之后。弘治三年进士第一,官翰林修撰,三年告归。诗文以敏捷见长,有名一时,根据文嘉诗文修改的《明日歌》流传甚广。著有《鹤滩集》。

  • 杨基

    杨基(1326~1378)元末明初诗人。字孟载,号眉庵。原籍嘉州(今四川乐山),大父仕江左,遂家吴中(今浙江湖州),“吴中四杰”之一。元末,曾入张士诚幕府,为丞相府记室,后辞去。明初为荥阳知县,累官至山西按察使,后被谗夺官,罚服劳役。死于工所。杨基诗风清俊纤巧,其中五言律诗《岳阳楼》境界开阔,时人称杨基为“五言射雕手”。少时曾著《论鉴》十万余言。又于杨维桢席上赋《铁笛》诗,当时维桢已成名流,对杨基倍加称赏:“吾意诗境荒矣,今当让子一头地。”杨基与高启、张羽、徐贲为诗友,时人称为“吴中四杰”。

  • 郑东

    温州平阳人,字季明,号杲斋。幼嗜书,明《春秋》。尝应科举,不合主司,即弃去,致力为古文。欧阳玄奇其才,欲荐之,会疾卒。弟郑采亦有文名。有《郑氏联璧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