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Dèng

邓姓的来源主要有三个。一是以封地为姓氏。商王武丁封其叔父于邓,其子孙以封地为姓氏。二是以国名为姓氏。古有邓国,本曼姓,其后世以国名为姓氏。三是为李姓所改。南唐后主李煜第八子李从镒,受封于邓。南唐为宋灭后,宋太宗缉拿南唐宗室,李从镒之子避祸出逃,以父亲封地为姓,其后世子孙遂称邓姓。

今河南邓州为邓姓的发祥地,而后逐渐散居于紧邻的湖北、湖南一带。西汉时期,邓姓以河南为中心,先东迁于山东高密,再北上山西临汾,南迁四川、广东等地。东汉末年,邓骘曾孙邓芝由上蔡避乱入川。西晋邓姓大举南迁至今江苏、湖南、四川、安徽等地。宋时邓姓南迁福建、广东。明时,邓姓徙居广西、湖北。如今,邓姓尤以四川、广东两省为多。

邓姓历史人物有邓通,西汉人。受文帝恩宠,赏赐无数,并赐蜀郡严道铜山,许其铸钱。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。邓世昌,清末海军名将、爱国将领。在中日黄海战役中,率致远舰奋勇作战,在弹尽舰伤之际,加速撞击日舰吉野号未果,因中鱼雷,全舰官兵壮烈殉国。邓小平,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、军事家。少时赴法国勤工俭学,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归国后,领导百色起义,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,千里挺进大别山,参加淮海战役,居功至伟。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、第二代领导集体主要成员,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。

邓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八十位。


曼姓,殷时侯国也。春秋时邓侯吾离期朝鲁,后为楚文王所灭,子孙以国为氏。(见《元和姓纂》)

邓,古国名,本曼姓,其后称邓氏。(见《姓氏急就篇注》)。

殷武丁封叔父于河北,是为邓侯,后以为氏。(见《广韵》)

▲<春秋郑>邓析,大夫。<汉>邓通,南安人,巨富。<元>邓文原,绵州人,书法家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釋婆羅

    读音:Shìpóluó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宋书》 收载,其注称: “南朝宋有释婆罗·那邻陁 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Gōu勾姓主要源于以下说法。传说中有主木之官曰勾芒,后代遂以官名为姓氏。勾姓发源于江浙一带,望族出自平阳郡(今山西临汾)。如今,勾姓人口分布较广,尤以四川为多。勾姓历史人物有勾践,春秋末

  • 他他拉

    读音:Tātālā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中国人名大辞典》注云: “满族姓。清咸丰时江西巡抚毓科,姓此氏。”(按:疑此乃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所载“塔塔剌”之别译,世居扎库木、安褚拉库、宁古塔

  • 读音:Jìng【综】源出不详。汉、满、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(344)。亦见《中华姓府》(63)、《汉语大字典》(86)。北京、河北玉田、大名(62)、乐亭(334)、卢龙(28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

  • 那克塔

    读音:Nākètǎ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郭络罗(一作郭啰罗)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①后改为佟氏(180)。②清驻防索伦正白旗中有那喀他氏,世居呼伦尔(260),又,清满洲镶黄旗中

  • 什恰勒

    读音:Shíqiàl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什恰勒氏(256)。

  • 读音:Qiàn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解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“刋”、“刊”是不同的两个字。皆为姓。刋,音qiān;刊,音kān,不能混同。

  • 甘韓

    读音:Gānhán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狄俄甘韩家支(375)。

  • 读音:Shǔ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钟吾

    读音:zhōng wú<左传>:钟吾子之后。汉尉氏令钟吾苍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以名为氏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