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西

西

读音:xī

【源】 ①古有西国(或指西陵古国),见《国名纪》。以国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或谓禹学于西王国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)。古西王母国,故城在今河北承德。《尔雅·释地》:孤竹、北户、西王母、日下,谓之四荒。②战国时魏文侯之邺令西门豹之后,改西门氏为西氏,见《姓苑》(6,12,15,60)。③清满洲八旗姓锡克特哩氏后改为西氏(180,181)。今满族姓(181)。【望】 魏郡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】 西达,宋时濮洲人,邵武推官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、山东之昌乐、平度、龙口、山西之太原、运城,湖北之利川,湖南之芷江,广东之新会,新疆之塔城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仫佬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亦俱收载,其引 《姓苑》 云: “西门豹之后改为西。” 出自西门氏。而“西门”,以地为氏。

宋代有西达,邵武推官; 元代有西汉杰,封南阳郡侯; 明代有西鸣歧; 又有西管,都指挥; 又有西华,府通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敍瞿

    读音:Xùqú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多蘭

    读音:Duōlán【源】 代北姓。北魏时多兰部大人,以部为氏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后魏初多兰部大人,因氏焉。”此当以部为氏。

  • 读音:Miào/Miaw,Mya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16)。

  • 樹黎

    读音:Shùlí【综】 北魏时有蠕蠕别帅树黎勿延地来降(6,7)。然据苏庆彬考证,树黎、勿延地为二人,将树黎作复姓,误。又作植黎,亦误(242)。一说,即素利氏(425)。蠕蠕即柔然,为北魏时一族名,

  • 徒河

    读音:Túhé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收载。其注云: “历史上的复姓。来源: ①历史上的辽西鲜卑族姓氏。古有徒河城 (在今辽宁锦州市),以地名为姓。②五代时后周赐柱国太尉李弼姓徒河氏。亦作徒何。”

  • 謝資

    读音:Xièzī藏族姓氏。甘肃之天祝有分布。本部落名,以部为氏,或省改而为“谢”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藏族》。

  • 汝斤

    读音:Rǔjīn【源】 非汉族人姓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17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魏书·官氏志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Bià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,7,12,15,21)。【望】 汲郡(17,418),辽东(7)。【布】 浙江上虞(279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江苏建湖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

  • 读音:Qī【源】 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现有㭍、柒两姓,㭍当系柒之俗写。【变】 或与七相通(91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、广东顺德(363)、甘肃民乐(378

  • 奇斤

    读音:qí jīn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别部有奇斤氏(12,27,60)。【变】①归中原后改姓奇氏(7,17,27,60)。②一作〔奇片〕(7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