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Shìwěi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国蒍叔(参见士姓)生士蒍,士蒍为晋士官,故以为氏(6,12,17,60)。【变】 亦作〔士为〕(19,2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
读音:Púyáng【源】①古颛顼帝高阳氏葬于濮阳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西南之颛帝陵),子孙在此守陵者,遂以地为氏(12,15,60,69)。②春秋时魏大夫食采于濮阳(同上),因氏(7,17)。【望】平陵(
读音:Qí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河南洛宁(294)、武进(314)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省多此姓——太原、大同、长治、运城、临汾、晋城、忻州等地均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;
读音:Chìdòuhún【源】 叱豆浑为柔然一部落,属鲜卑,亦异译为〔折豆浑〕、〔是豆浑〕,“是豆浑”蒙语意为巫者,故叱豆浑源出巫者,后以此为姓(425)。【变】 叱豆(60,62,63),豆浑(42
读音:Mà【源】 其先原姓马,清雍正时下令改姓骂,世代沦为贱民,居山东(91)。【变】①亦俗作〔罵〕(252)。②民国初添人旁为傌(91)。【布】辽宁沈阳有此姓(25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
读音:Jìn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云:“出 (自)古帝魁缙雲 (云) 氏之后。”
读音:jiǎo【源】 五代十国时南汉交州牙将皎公羡之后(60,62)。【望】 南越(17,418)。【布】 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陕西渭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雁北地区、四
读音:Gǒu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“‘耉’有高寿之意,当以此为姓。”或作“耈”,亦作“耇”。明代有耉秉彝,龙南县丞; 《古微书》载有耉海来。
读音:Tángsèlǐ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马甲威黑讷之妻为唐色里氏(260)。又,清正黄旗满洲马甲忠伊纳之妻为唐色哩氏(260),〔唐色哩〕似即唐色里之异译。
读音:Wéi【源】 ①春秋时莱大夫食采于维,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②满族姓。【望】河南(17,60,418)。【布】河南淮滨(286)、广东新丰(296)、甘肃康县(348)、台湾桃园(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