禇
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·辨似》(80)。或系褚姓省点为禇。今汉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康熙字典》引 《正字通》收有此字,其注云: “褚字之讹,姓谱无此禇姓。”此言不足为信,录以备考。)
【源】 见《康熙字典·辨似》(80)。或系褚姓省点为禇。今汉、土家(387)等民族均有此姓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江西之奉新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此姓系奉新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康熙字典》引 《正字通》收有此字,其注云: “褚字之讹,姓谱无此禇姓。”此言不足为信,录以备考。)
读音:yì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【布】江苏武进(314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广东之新会及吴川、四川之通江、湖南之益阳、山西之太原等地均有分布
读音:Bàibùlākè【综】 清驻防哈尔沁镶黄旗中有拜布拉克氏(259,260)。
读音:Shīyǐn【源】 师尹,三公官也,以官为姓,见《风俗通》(1,60,62)。周时太师、太傅、太保称为三公,太师后裔为官者称师尹,一说,太子之相称师尹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
读音:Dòumén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 云: “舜后有斗门氏。”又据《世本》注云: “陈斗父之后。楚大夫有斗门阳。”陈为舜后胡公满之后,故此当系出妫姓。
读音:Mípíng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63)、《中国姓氏集》(62)。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姓苑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Shùlǚjiū【综】 元人姓(57)。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苏尔嘉〕(24)。【人】 重喜,束吕糺氏,从元世祖南征有功,拜昭勇大将军、婺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(61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
读音:Guī【源】①古帝舜生于沩汭,亦作妫汭,因氏(6,7,11,12)。一说,舜为庶人,尧妻之二女,居于妫汭,后因氏(21,60)。②周武王时有虞遏父者,为陶正,武王封其子满为陈侯,复姓妫,以奉虞帝
读音:Jiǎngnǐ【源】彝族姓。属阿某斯俄家支(375)。
读音:mòduōk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马甲颇廉之妻为鄂莫多克氏(260)。
读音:zhī rú【源】 春秋时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(9,11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有载,其注“枝” 云: “楚大夫枝如子躬之后,或姓 ‘枝如’。”或按: “……以名为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