祝丘
【源】 祝融氏之后有祝丘氏(15,60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祝丘,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临沂县东南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祝融氏之后。”
【源】 祝融氏之后有祝丘氏(15,60,63)。
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 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姓考》 注云: “以地名为姓氏。祝丘,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临沂县东南。”②《姓氏考略》据《姓谱》注云: “祝融氏之后。”
读音:Bùsài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三派,出叶赫、萨哈尔察、辉发等地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护军校傅尔禅之妻为卜赛氏(250),〔卜赛〕似即布赛之异译。【人】 布赛赛喀
读音:jiàn卫康叔为连属之监,其后氏焉。(见《风俗通》)▲<汉>监居翁,南越桂林监。<后魏>监伯阳,清河人,名儒。
读音:Nuòěrguǒnuòtè【综】清蒙古人姓。诺尔果诺特阿岱,清蒙古正黄旗人,天聪间授参领,累迁至右翼蒙古都统(61)。又,清镶红旗蒙古笔帖式佛保之妻为努燕博罗特氏(260),〔努燕博罗特〕似即诺
读音:xún少昊后,赢姓国有寻氏。(见《路史》)夏同姓,谙侯斟寻氏之后。(见《广韵》)▲<明>寻适,洪武初,广西按察使。
读音:Fǎ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广东高州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、天津之武清、山东之东平、山西之运城、新疆之布尔津等地有分布。《姓氏词典》亦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Lìlù【源】古帝栗陆氏之后,以号为氏(7,9)。 【变】一作〔栗睦〕(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据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以祖辈名号为姓氏。古帝栗陆氏之后。” 《中文大
读音:Hù'nuò【综】 北魏时西河胡人姓。魏太祖天兴六年,西河胡帅护诺于内附(7,12,27,62)。一作〔诺护〕(6),误(2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。其注据 《北史》 云:
读音:Wùdèng【源】 唐时云南六姓蛮有勿邓氏(60,62)。历史上少数民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据《唐书》注云: “云南六姓蛮有勿邓氏。”《中文大字典》亦注:“复姓。南蛮族之姓。《唐
读音:chú【源】 ①余姓所改(60,62)。②生于除月,因以为氏(60)。亦见《直音》(15,21)。【布】 河北乐亭(334)、广西马山(346)、湖南宜章(377)、台湾台中(64)、江苏高淳(
读音:Àisuì【源】 宋微子之后有艾岁氏,见《路史》(17,60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注据《路史》云: “宋微子之后有艾岁氏。”此当系出子姓、微子,乃殷纣王之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