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mù

【源】 ①古帝栗睦氏(亦称栗陆氏)之后(17,21,60)。②西胡姓(7,11,17。60)。唐时凉州胡睦伽佗为寇(7)。【望】 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 浙江诸暨(368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山西汾阳(278)、广西融水(393)、台湾(64,68,261)、四川纳溪、宁夏银川、江西井岗山、北京、上海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睦豫,北齐时赵郡高邑人,累官至员外散骑常侍(15,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福建之上杭,广东之澄海,广西之灌阳,山西之太原、大同、晋城、阳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、朝鲜族有此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古栗陆氏之后。” ②又注: “西胡姓。”

北齐有睦豫,高邑人,散骑常侍; 宋代有睦纬,大名府人; 元代有睦大同,汾州同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季寤

    读音:jì wù【源】 春秋时鲁桓公之裔季平子(即鲁成公)之子昭伯寤之后为季寤氏,见《世本》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《世本》云: “季平子生昭伯寤,其后为季寤氏。”

  • 呼盧孫覺羅

    读音:Hūlúsūnjuéluó【综】 清镶蓝旗满洲领催苏巴里之妻为呼卢孙觉罗氏(260)。

  • 彌堅

    读音:Míjiān【综】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阿爾拉

    读音:Āěr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黑龙江(23,63,180)。阿尔拉原为元时部名,即阿尔剌,以部为氏,至清改译为阿尔拉(23)。【变】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阿喇喇氏(256),〔

  • 羅悉

    读音:Luóxī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宋史》 收载,“宋有罗悉沙文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哩尼奇

    读音:Līníq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乌拉(23,63)。

  • 秃別歹

    读音:Tūbiédǎi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秃别歹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图卜岱〕(24)。《辽金元姓谱》作〔秃八歹〕(33)。

  • 信苴

    读音:Shēnjū【综】 元时非汉族姓。《元史》有信苴福、信苴日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觿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称: “元有信苴日、信苴福。”未详其源。

  • 陽正

    读音:Yángzhèng【源】 见《中国姓氏汇编》(75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習勒

    读音:Xílè【源】 西夏人姓(31)。【变】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锡勒〕(24)。【人】习勒遵义,西夏殿前太尉(24,31,56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