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què三城胡酋之姓。(见《魏书》)
读音:Dálánnàimàn元代蒙古族姓氏,本为部族名,以部为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元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布哈特穆尔即姓此氏。
读音:jiǔ bǎi【源】 以所封之里数为氏,如百里之类(60,62)。【人】 九百里,汉时代县小吏,见《姓苑》(7,11,12,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引 《姓苑》云
读音:zhēn xún夏同姓诸侯,以国为氏。(见《姓谱》)太史公曰:禹为姒姓,其后分封,用国为姓,故有贾后氏、有扈氏、有男氏、斟寻氏、彤城氏。(见《史记·夏纪赞》)
读音:zhǎn yú莒后有展舆氏。(见《路史》)
读音:Yímén【源】 居于移门者以为氏(60,62,63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,其注引张澍语云: “居于移门者以为氏。”
读音:Fóxúyì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读音:Jíhēng【源】 彝族姓。属什耶家支(375)。
读音:Yù【综】遹复,宋开宝二年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(15,21,24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未详其源。宋代有遹复,开宝二年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。
读音:Tǎlǐyáqìn/Tariyacin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源出明时蒙古塔里牙沁部,以部为氏,见《黄金史》。塔里牙沁,意为种田人。分布于内蒙古巴林右旗洪格尔、益和诺尔苏木一带(384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