毋将
复姓,毋将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复姓》)
▲<汉>毋将永,兰陵人,经学家;毋将隆,颍川太守。
复姓,毋将氏。(见《通志·氏族略·复姓》)
▲<汉>毋将永,兰陵人,经学家;毋将隆,颍川太守。
读音:Xù/Shiuh,Sy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高雄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Qún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亦作〔羣〕(68)。台湾新竹(68,261)、广西钦州(364)、鹿寨、湖南长沙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山西人
读音:Fēi【源】 系自偃姓。棐国,春秋时郑国之棐林(故城在今河南新郑东25里),因以为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其注云: “①以国
读音:Āěrdān【综】 达斡尔族姓(哈拉名),汉姓有金、阿、安、德等,其下有德力根莫昆(189)。现行达斡尔族姓氏。《黑龙江志稿》收载,又作“阿勒丹”。后或改为单姓阿、安、金。阿、安
读音:Huòqítè【综】 清镶黄旗蒙古前锋护军蒙古尔古之妻为霍奇特氏(260)。
读音:lù【源】 ①春秋时卫大夫食采于五鹿(故城在今河南濮阳沙鹿镇),后因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7,21)。②北魏孝文帝时改鲜卑阿鹿桓氏为鹿氏(6,7,21,70,242)。【望】 扶风
读音:mào【源】见《万姓统谱》(15,21)。【布】湖北武汉(91)、山西赵城(62)、台湾台北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懋国辅,明时内丘人,任山西参将(21,62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湖
读音:kǎn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附庸国有坎氏(故城在今河南巩县东),系宋微子之后,以邑为氏(6,7,12,15,60)。【望】 睢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江苏武进(314)、台湾屏东、花莲(6
读音:Jié【综】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湖南攸县有此姓(283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大同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收载; 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读音:Wéipéng【源】 见《诗经·商颂笺》(63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