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jì

【源】 系自姬姓,春秋时吴王之弟夫之后,子孙因避仇改为既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9,15,17)。②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始君微子启之后,见《潜夫论》(60,62)及《世本》(17)。③古帝颛顼之玄孙彭祖之后有既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④古既国(即古暨阳县,故城或在今江苏江阴东;或在今浙江诸暨)之后,子孙以国为氏(17)。【变】 一说,通暨(91)。【望】 南安(17,418)。【布】 四川成都有此姓(91)。【人】 既良,汉时安南长史(15,21)。既长之,宋时临川内史(15,21)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四川之成都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亦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 《风俗通》 云: 吴王夫㮣之后, 因避仇改为既氏。”此以名为氏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潜夫论》云: “微子后有既氏。”此当系出子姓。③又引《路史》 云: “彭祖后有既氏。” 彭祖为陆终之后,名篯铿,此当系出篯姓; 或谓出自彭姓。

汉代有既良,南安长史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yīn【源】 ①因,商时侯国,见《姓考》(17)。周穆王西征,至于因氏,见《穆天子传》(60)。是以国为氏。②周时遂国(故城在今山东宁阳西北之遂乡),春秋时灭于齐,遂人四族有因氏,见《左传》(7

  • 读音:jù【源】 晋末苻秦(即前秦)(17)、姚秦(即后秦)(60)等均有俱氏。当为俱罗氏所改(60,62)。【望】 颍川(17,21,60,418)。【布】 山西阳城(309)、汾阳(278)、陕西

  • 邴意

    读音:bǐng yì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邴意兹之后(6,7,12,17,60)。【望】 千乘、博昌(7)。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引 《元和姓纂》云: “齐大夫邴

  • 古口

    读音:Gǔkǒu【源】 汉时有古口引(15,21,63)。一说,古口为汉魏时代北人姓,为古口引氏所改(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汉古口引。” 《中文大字典》 引

  • 舒賓

    读音:Shūbīn俄罗斯族姓氏。《中国人的姓名·俄罗斯族》 收载,其汉意为“皮大衣”,当指物为姓。

  • 行其

    读音:Xíngqí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15,17,21)及《广韵》(11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中文大字典》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怒扒

    读音:Nùbā【综】 傈僳族姓。世居云南碧江二区南熬甲村,其先原为怒族,后融合于傈僳族(148)。

  • 茅夷

    读音:máo yí【源】 春秋时邾大夫茅夷鸿之后(6,12,17,60)。或为墨夷氏因声转而致误(60)。【它】世无此氏,而春秋时,夷鸿姓茅,谓之茅成子。则后世子孙何至乃以茅夷为氏。考之义理,极无依据

  • 候取

    读音:Hòuqǔ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
  • 读音:mào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9,239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收载。其注引 《集韵》云:“秏,又姓。出何氏 《姓苑》。呼到切。”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