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音:Nālóu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后改为“娄”。一作“那蒌”,姑兼收。详见“那蒌”条。
读音:xī gū【源】 ①系自姬姓,春秋时周文王之孙蔡仲之后有夕姑氏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②系自姬姓,春秋时曹公族之后,见《路史》(17)。③夕姑即夜姑、射姑,见《姓氏寻源》(60,62)。历史
读音:Zǐcháo【源】 春秋时宋国司寇公子朝之后,见《姓苑》(17,62)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,其据《姓苑》注云: “源于子姓,春秋时宋司寇公子朝之后。”
读音:Májiǎ【源】 彝族姓(375)。
读音:Xī【综】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谱》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cǎo【源】 周官草人之后(60,62)。草人,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掌土化之法。【布】 河北三河(285)、台湾台北、台中(68,261)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草中、草王桥等均为汉时人,见《印薮》
读音:Dàníhǎilā【源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(今苗栗南庄乡)赛夏族(今大陆统称高山族)原有之姓,意为太阳。开疆设隘之后,改用汉姓为日(65)。今台湾苗栗县多日姓(261)。
读音:Bāyǎěr锡伯族姓氏。后或改单姓 “巴”,盖取巴雅尔氏之首音谐“巴” 以为姓。见《中国人的姓名·锡伯族》。
读音:Lǘ【源】 ①系自姜姓。齐大夫闾丘婴之后或改为单姓闾(6,12,60)。②周官闾师之后,见《广韵》(60,62)。《周礼》载闾师为地官之属,主征六乡赋贡之税者。③系自芈姓。楚平王之子启,字子闾,
读音:Fēngjiā【源】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长白山玛克丹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①后改为丰(180)。②亦作〔豊佳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长白山、玛克丹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