斡
【源】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或系斡勒氏所改。【人】斡道冲,宋时宁夏灵武人,其先从夏主迁兴州,世掌夏国史(61)。《尚友录》作幹道冲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奇姓通》云: “斡道仲,灵武人,其先从夏主迁兴州,世掌夏国史。”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唐代斡道中”;《姓氏词典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并作“宋斡道冲。”)
金代有斡赛、斡带。
【源】见《氏族博考》(16)、《清稗类钞·姓名类》(30)。或系斡勒氏所改。【人】斡道冲,宋时宁夏灵武人,其先从夏主迁兴州,世掌夏国史(61)。《尚友录》作幹道冲。
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收载,其注引 《奇姓通》云: “斡道仲,灵武人,其先从夏主迁兴州,世掌夏国史。”(按: 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作“唐代斡道中”;《姓氏词典》、《姓氏考略》并作“宋斡道冲。”)
金代有斡赛、斡带。
读音:ngwàng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Huàn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,山西之大同、临汾,甘肃之舟曲,四川之成都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注云:“召伯奂之后。”周召公奭食采於召 (shà
读音:Hóngméng【源】夏禹臣有鸿蒙氏,见《岳渎经》(60,62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据《岳渎经》 云: “夏禹臣有鸿蒙氏。”未详其源。
读音:Dǐ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它】 然张澍考证,《史记·范睢传》云,周有砥砨,盖玉名,《姓苑》误以为姓(26)。现姑录此以备考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昌黎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
读音:xié见《姓苑》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、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皆据《姓苑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(按: 《汉语大字典》注称:“‘携’,同 ‘携’。今 ‘携’字通行。”则携姓即携姓,或
读音:huǒ bá【源】 唐时突厥有火拔部,以部为氏,见《唐书》(60,62)。【变】 作〔大拔〕(7,12,26,60),误。【人】 火拔石失卑,唐时突骑施首领,开元时任左武卫大将军,封燕山王(7,
读音:Dòng/Dung【综】 或系东氏因事所改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Nǎoyīyī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读音:Rèrě【综】 四川、甘肃等地白马人姓,汉姓为熊(220)。
读音:suǒ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葰人为古地名(故城在今山西繁峙南),以地为氏(60,62)。罕见姓氏。《新编千家姓》 收载并注此音,未详其源。葰(suī),薑类植物,可以香口。或以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