折蘭
【源】 合短兵杀折兰王,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。折兰,匈奴人姓,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(60,62,),其后支孙亦有折氏(60)。
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‘合短兵杀折兰王。’ 颜师古曰: ‘折兰,匈奴中姓也。今鲜卑有是兰姓者,即其种也。’”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音zhélán。
【源】 合短兵杀折兰王,见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。折兰,匈奴人姓,今鲜卑中兰姓为其后(60,62,),其后支孙亦有折氏(60)。
历史上匈奴族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、《姓氏词典》俱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收,其注云: “《汉书·霍去病传》: ‘合短兵杀折兰王。’ 颜师古曰: ‘折兰,匈奴中姓也。今鲜卑有是兰姓者,即其种也。’”
《中国古今姓氏辞典》 音zhélán。
读音:guō【音】 亦音戈(Gē)(17,24)、和(Hé)(60)。参见呙(Hé)姓。【源】 女娲氏之后,娲氏去女为呙氏(24,60)。【望】 南昌(7,418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但人数不多。【人
读音:xī dá【源】 唐时吐蕃首领有姓悉怛者,见《旧唐书》(60,62,63)。历史上吐蕃族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旧唐书》注云: “吐蕃首领有悉怛姓。”唐代有悉怛谋。
读音:kǔ【源】 ①老聃五世祖硕宗事周康王,封于苦(故城在今河南鹿邑东10里),因氏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晋大夫郤犨食采于苦(故城在今山西解县东,安邑南),号苦成叔,其后有苦成
读音:Zhōnglín【综】 由钟、林两单姓所合成。台湾有此姓(236)。
读音:Jīn现行罕见姓氏。今云南之泸水有分布。白族姓氏。此姓系泸水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。
读音:Jǐ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24,60)。出于锦官之后(60,62)。【布】浙江上虞(279)、北京、四川成都(91)、台湾台北(64)、山西右玉,贵州丹寨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锦被,汉
读音:Bèiqiū历史上罕见之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。商都城以东为“邶”,即漕邶地也。邶邱当即在此,即今河南汤阴县南。居于邶邱者,或以地为氏,遂称邶邱氏。
读音:Mùshī【源】 汉依据《周礼》设置牧师令,主养马,其后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5,7,11,1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汉依《周礼
读音:Mòniǔyú历史上罕见之三字姓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收载并注此音; 《姓氏考略》 亦收并注其源:①其引 《于烈碑》 云: “远祖之在幽州者,世有部落,阴山之北有山号万纽于者,奕叶居之
读音:lǎo lóng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。(见《庄子·知北游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