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cí

【源】 ①高阳氏时八恺之一苍舒,谥慈,后世以谥为氏(6,7,12,17,60)。②春秋时齐宣王封母弟于母乡为胡母氏,后分为慈母氏,又省为慈氏(17)。③唐置慈州(故治在今山西吉县),因以为氏(11,60,62)。④朝鲜族姓。【望】高阳(17,418)。【帝】河南息县(30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新疆伊吾(370)、浙江萧山(209)、台湾(64,68,261)、河北元氏、三河、黑龙江阿城、辽宁大连、交县、陕西西安、山东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慈仁,汉时人,见《汉淆阬碑阴》(21,60)。慈国璋,清乾隆戊戌进士(23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、围场,山东之平邑,辽宁之清原,山西之太原,陕西之韩城,安徽之泾县,贵州之普安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一并收载。其源不一:① 《姓氏词典》据 《姓苑》 注称: “高辛氏才子 ‘八元’ 的后代。因其祖辈 ‘宣慈惠和’,为人称颂。”此乃“断章取义”也,《九通分类总纂·氏族类》 注云:“《急就章》 有慈仁; 《姓纂》 云: 高阳氏才子之后。美其宣慈惠和,因以为氏。”“美其宣慈惠和,因以为氏”,固为《元和姓纂》 本意 ( 《姓苑》 亦持此论),然郑樵引此附以说明。“以臣观之,无是理也。” 故《姓氏考略》注时特别说明 “《通志》、《尔雅翼》均驳之。”《姓氏词典》 又将其视作“”之姓源之一,实属不当。录之以备考查。② 《姓氏考略》 据清张澍《姓氏寻源》 注云: “以地为氏。” 古有慈丘,其城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里。③或系出妫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注 “慈毋” 引 《路史》 云: “慈氏、慈毋氏,齐王之后。”

汉代有慈仁; 宋代有慈济; 明代有慈止,大足县训导; 清代有慈国璋,乾隆戊戌进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英成

    读音:Yīngchéng【源】 春秋时晋英成喜子之后有英成氏,见《姓源》(9,17)。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;《中国姓氏大全》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亦收,未详其源。

  • 读音:Chǎi【源】见《姓觿》(17)。 【望】安邑(17,418)。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中国姓氏汇编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 亦收。其注云: “极罕见姓。茝为一

  • 读音:jiè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,60)。【布】 浙江余姚(389)、普陀(297)、上海(92)、江苏武进(314)、安徽淮南(362)、台湾花莲(64,68,261)、陕西城固(383)

  • 读音:jù【源】 ①春秋时晋大夫具丙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12,15,60)。②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中山、魏郡(17,21,418)。【布】 北京(92)、山西汾阳(278)、河北五莲(290)、浙江

  • 读音:Juǎn【源】 湖南沅陵东北有下雋,当以邑为氏(7,24,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隽。【望】 渤海(418)。【布】 河北五莲(290)、山东沂水(332)、新泰(359)、台湾嘉义(64)、

  • 屋吕引

    读音:Wūlǚyǐn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谱》 收载。注云:“北魏时代北姓。”未详其他。

  • 读音:Fū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景县、福建之邵武、广东之吴川等地有分布。此姓系景县等地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源,亦不见载於古籍。(按: 芙,当即芙蓉,亦即荷花,似应以花名为氏。)

  • 色徹

    读音:Sèch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科尔沁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读音:Bīn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,62)。【布】江西萍乡(371)、台湾台北(64,68,261)、河南洛阳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太原、河南之郑州、湖北之老河口、广东之新会

  • 读音:jiā【源】 ①见《万姓统谱》(15)。②清满洲人姓(260)。【布】 河南商城(308)、台湾桃园、高雄(64,68,261)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佳正,明时沂州人,正统中任训导,见《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