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
读音:Xuān

宣氏以谥号为姓氏。一是源于姬姓,周君王姬静死后谥号为“”。二是源于子姓,春秋时宋国国君死后谥号为“”。三是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侨如死后谥号也为“”,后世子孙中有人以其谥号为姓。

宣姓历史人物有宣鼎,晚清著名小说家、戏剧家、诗人、画家。史书称他“工诗文书画”。

宣姓在《百家姓》中排在第一百七十八位。


【源】 ①周宣王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60,62)。②春秋时宋宣公之后,以谥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7,9,12,17)。③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大夫叔孙侨如之后,谥宣伯,以谥为氏(12,17,60)。④清时满洲人姓。世居辽阳(23)。⑤台湾土著姓(65)。【望】 汝南(17,21,418),东郡(60),始平(21)。【布】 分布较广,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.013%。尤以安徽、江苏等省多此姓,约占全国汉族宣姓人口61%。【人】 宣虎,汉时河南将军,封南安侯(21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上海之松江,天津之武清,河北之景县、黄骅,山东之鱼台、平邑、平度,辽宁之清原,陕西之韩城,安徽之泾县,四川之合江等地方均有分布。汉、蒙,鲜,白、壮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。《郑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。其源不一: ①郑樵注云: “姬姓。鲁大夫叔孙侨如之后也。侨如谥为宣伯。以谥为氏。” ②又,其注引《风俗通》 云: “宋宣公之后也。子姓。此亦以谥为氏,系出子姓。” ③ 《姓氏考略》 据 《风俗通》 称:“周宣王后。”则此亦以谥为氏,系出姬姓。

汉代有宣义,又有宣虞、宣虎; 晋代有宣聘; 宋代有宣明; 明代有宣仲庸; 又有宣国柱,怀宁人,崇祯时兵科给事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額爾吉

    读音:Éěrjí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萨哈尔察(23,63,180,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萨哈尔察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

  • 躬操

    读音:Gōngcāo【源】 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

  • 穆濟

    读音:Mùjǐ金代奚王五族之一。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奚王五族有火、穆济、斡里、约罗、伯特,在辽为部。金大定间始定为氏。

  • 勒拖

    读音:Lètuō景颇族姓氏。今云南之盈江有分布。其汉意为“唐”。此姓系盈江县公安局提供,未详其他。

  • 库狄

    读音:kù dí鲜卑段匹磾之后,避难改姓库狄,居代,后迁中夏。(见《尚友录》)慕容氏之后有库狄氏。(见《路史》)本段氏,匹磾之后,因避难改姓库狄。(见《周书·库狄峙传》)▲〈北齐〉库狄干,定州刺史。〈

  • 毋盐

    读音:wú yán齐无盐邑大夫之后。(见《姓氏考略》)毋盐氏之息十倍,用此富埒关中。(见《汉书·货殖传》)

  • 读音:yāng【源】①系自妫姓。春秋时陈厉公之子陈完,谥敬仲,故称陈敬仲,其后有鞅氏(5,60)。②春秋时晋赵简子(即赵鞅)之后(7,17,24,60)。③战国时卫有公孙鞅,亦称卫鞅,后封于商,号为商

  • 读音:Gāi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黄帝生少昊,少昊生该,该曾任金正(为古制五官之一),即蓐收(60,62)。其后有该姓。罕见姓氏。《中文大字典》 转引 《姓苑》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云

  • 读音:shòu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人姓之受为承受之受,字作受不作��,而音特异(26)。【望】 河内,见《姓苑》(15),历阳(17)。罕见姓氏。《续通志·氏

  • 读音:zhēn见《姓苑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