壁
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壁司徒之后(7,9,12,60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归入声部。其注云: “齐有壁司徒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“齐壁司徒之后为氏。”壁司徒,官名,春秋时齐、卫皆有,主营垒壁。此当以官为氏。壁,亦作辟。故壁司徒,亦作辟司徒。壁、辟,其初同氏; 今则异姓。皆为现行姓氏。参见“辟” 条。
【源】 春秋时齐大夫壁司徒之后(7,9,12,60)。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山西之阳泉有分布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亦收载。归入声部。其注云: “齐有壁司徒。” 《姓氏考略》 注引 《古今姓氏书辨证》 亦云:“齐壁司徒之后为氏。”壁司徒,官名,春秋时齐、卫皆有,主营垒壁。此当以官为氏。壁,亦作辟。故壁司徒,亦作辟司徒。壁、辟,其初同氏; 今则异姓。皆为现行姓氏。参见“辟” 条。
读音:Xī’ésè【综】 佤族姓。源出西俄姓,世居云南西盟(158,159)。
读音:Hóngdálī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嘉拉库(23,63,260)。【变】 一作〔洪达理〕(260)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嘉拉库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刘庆华《
读音:Nù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)。北京、四川成都等地均有此姓。(91)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云南之泸水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满族、傈僳有此姓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载,未详
读音:dá bó后魏代北姓,后改为裒氏。(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)
读音:Kù【音】 库氏有Kù、Shè二音,且源出不同,参见库(Shè)姓。【源】 ①汉文帝、景帝时有仓氏、库氏之官。守库大夫之后,子孙以官为氏,见《风俗通》(1,6,7,12,17)。②北魏时库门氏、
读音:jié lì以官为氏,回纥酋长有颉利姓。(见《旧唐书》)
读音:Róu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8,261)。
读音:huán hóu【源】春秋时晋、曹、杞等国皆有桓侯氏,见《姓氏英贤传》及张澍《姓氏五书注》(60,62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引张澍之语云: “晋、曹、杞皆有桓侯氏。盖桓
读音:zhōng róng【源】 ①中容之国,舜之所生,后因以为氏,见《山海经》(17,60)。 ②古帝高阳氏时八恺之一仲容之后,因氏。古时“中”、“仲”相通(60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,《姓氏考略》 收
读音:Dòudòuwāilái【综】 台湾土著姓。清道光六年,淡水厅下南庄,今苗栗南庄乡,赛夏族之原有姓, 豆 豆 哇 来 之 意 为 豆 类, 后 改 姓 豆(65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