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áng

【音】 亦音仰(Yǎng)(17)。【源】 ①系自子姓。春秋时宋国公子卬之后,见《姓源》(17,60)。 ②系自姬姓。春秋时周大夫卬叔之后,见《姓考》(17,60)。 ③朝鲜族姓。【望】 荥阳(17,60,418)。【布】 吉林牡丹江有此姓。【人】 卬祗,汉时御史大夫(15,17)。卬攀,五代后蜀李寿部先锋(7,24)。【它】 一说,亦见《姓苑》(7,15,21)。春秋时郑穆公子卬之后,以王父字为氏(7,24)。但郑穆公子为印段,非卬,误。
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获鹿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郑通志》、《续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俱收载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 《姓源韵谱》 注云: “宋公子卬之后。” 卬,为春秋时宋穆公之子。此当系出子姓,乃以祖父名字为氏。②其注引《姓考》曰:“周大夫卬叔之后。”望出荥阳。《姓氏词典》据《希姓录》以为此源于姬姓。如此,则卬当为周邑,以邑为氏。

汉代有卬疏; 又有卬祗(按: 《姓氏词典》 引作“卬秪”),御史大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兀剌剌扎

    读音:Wùlālāzhā/Ulalja【综】 蒙古族姓。内蒙古巴林右旗南部有此姓(384)。

  • 尼忽

    读音:Níhū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,431)。

  • 布嚕特

    读音:Bùlǔtè清代蒙古族姓氏。世居喀尔喀地方,为蒙八旗姓氏之一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。

  • 也可林合剌

    读音:Yěkělínhélá【源】 元时蒙古七十二氏中有也可林合剌氏(13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伊克埒哈喇〕(24)。元代蒙古族姓氏。乃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

  • 平林

    读音:Pínglín【源】 平林为地名,在湖北随县,当以地为氏。《史记》有平林老(60,62)。平林老当为平陵老之误(7)。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地名,在湖北随县。《史记

  • 读音:Bì【源】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 【布】台湾台南、台北等地均有此姓(64,68,261)。现行罕见姓氏。今辽宁之昌图、山西之晋中地区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
  • 塔一兒

    读音:Tǎyīér元代蒙古族姓氏,为元蒙七十二种姓之一。陶宗仪 《南村辍耕录》 收载; 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译作“塔尼勒”。

  • 读音:luá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7,21,60)。北地有参䜌(故城在今甘肃庆阳西北),或以地为氏(60,62)。【变】 一作恋(62)。【人】 䜌秘,汉时南郡太守(9,

  • 读音:Yà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河西(17,418)。【布】北京(91)、台湾桃园(63,261)、河北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北京、山西之太原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中文大

  • 读音:Sōu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金史》 收载。“金有叟阿。” 未详其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