刖
【音】 又音兀(Wù)(17,80)。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卞和刖足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楚卞和刖足,后因氏。” 刖,古代一种断足酷刑。卞和,春秋楚人。因献荆山璞玉曾遭刖。(按:受刖刑者皆可以刖为姓,不独卞和,战国时齐有刖跪,未必为卞和之后。)
【音】 又音兀(Wù)(17,80)。【源】 春秋时楚国卞和刖足,后因氏,见《姓考》(17,62)。亦见《姓苑》(15,21)。【望】 楚郡(17,418)。
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,其注引 《姓考》云: “楚卞和刖足,后因氏。” 刖,古代一种断足酷刑。卞和,春秋楚人。因献荆山璞玉曾遭刖。(按:受刖刑者皆可以刖为姓,不独卞和,战国时齐有刖跪,未必为卞和之后。)
读音:Chénxià《姓氏词典》引 《姓氏急就篇》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Róng容姓的来源有两个。一是古代有国名容,后代以国为姓。二是周朝称礼乐之官为容,子孙以祖上职官为姓。容姓历史人物有明代官员容若玉,为官清廉,多善政,积劳而死,家无长物。明代香山人容悌舆
读音:Tóngālā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世居倭济(23,63,180,260)。【变】 清镶白旗满洲委前锋罗福寿之妻为佟阿拉氏(260),〔佟阿拉〕似即通阿拉之异译。清代满族姓氏。世居倭齐地方,乃满
读音:Qiúchuòtè【综】 清驻防杭州蒙古正黄旗中有求绰特氏(256)。
读音:Cì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62)及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罕见姓氏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 引 《中国姓氏集》收载; 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“次”云: “……一作‘佽 ’; 又作 ‘兹’
读音:Mòlèdíliè【源】 清满洲八旗姓。凡四派,出黑龙江、宁古塔、穆湖、商颜倭赫等地(23,63,180,260)。 【变】 ①一作〔墨尔迪勒〕(180,260)。②后改为孟氏(180)。 【人
读音:fén【源】 楚之国姓。春秋时楚王蚡冒之后有蚡氏(60,62)。【变】 亦作蚠(60)。罕见姓氏。《姓氏考略》 收载。其注云: “楚之同姓。蚡冒之后。字亦作 ‘蚠’。《说苑》: ‘楚有蚠
读音:Āyánjueluó清代满族姓氏。散处叶赫、额尔敏、赫图、阿拉福齐、希美佛赫、费雅、部阿等地方,乃满八旗姓氏之一。“阿颜”,意为身大色黄的鹿; “阿颜觉罗”,疑指拥有身大色
读音:Wú吴姓的起源主要有两个。一是出于姬姓。周武王封仲雍的曾孙于吴(今江苏苏州一带), 建立吴国, 其后代遂以国名为姓氏。二是上古时已有吴姓, 这一说法比较复杂, 如说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, 因“虞”
读音:Ānchí【综】 北魏孝文帝时改安迟氏为安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12,27,60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,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后改为安氏; 一说“改为迟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