俟幾
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1,2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幾(几)氏。《通鉴》作侯幾(几) 氏。”又,疑与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之“俟畿” 氏同。
【综】 北魏时改俟几氏为几氏(27,60,242)。一说,为〔俟畿〕氏后改为畿(7,9,12,17,27)。亦作〔侯几〕(17,27,60,242)。【人】 俟几长贵,北周时泾州刺史(21,27)。
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姓氏考略》收载,其据《魏书·官氏志》注云: “代北人姓。后改为幾(几)氏。《通鉴》作侯幾(几) 氏。”又,疑与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之“俟畿” 氏同。
读音:Wūdé’én【源】 明清时黑龙江下流奇勒尔人姓。部分奇勒尔人后融合于赫哲族中(429)。
读音:Nímùzhā【综】 清镶白旗满洲恩骑尉六十八之妻为尼穆查氏(260)。
读音:Détèqítè【源】 清蒙古八旗姓。世居英郭和罗(23,63)。 【人】 德特齐特诺们,清镶白旗人,世居英郭和罗,天聪中授骑都尉(23)。清代蒙古族姓氏。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。为蒙八旗姓氏之
读音:Ēhé【综】 《庄子》妸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(17,20,62)。亦作〔婀荷〕(20,63)。〔娿荷〕(86)。极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姓觿》收载。《中国姓氏大全》注云: “
读音:Xièsū【综】 清镶黄旗满洲马甲穆赫讷之妻为谢苏氏(260)。
读音:jīn【源】 见《姓苑》(11,12,15,17,22)。【变】 亦作〔腱〕、〔竻〕(22)。【望】 代郡(17,418)。罕见姓氏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初见於《姓苑》,未详其源。
读音:qí jīn【源】 北魏时蠕蠕别部有奇斤氏(12,27,60)。【变】①归中原后改姓奇氏(7,17,27,60)。②一作〔奇片〕(76)。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。《郑通志·氏族略》 收载,其注云
读音:Shū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见《新编千家姓》(73,91)。北京、上海、四川成都(91)、甘肃渭源等地均有此姓。现行罕见姓氏。分布颇广: 今北京、上海、四川之成都等地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
读音:Tuō/Two【源】 源出不详,或系托氏之讹。台湾台北有此姓(64,68,261)。
读音:Guìqìkè【综】 清正红旗蒙古马甲德㮙太之妻为贵齐克氏(260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