俌
读音:Fǔ/Fuu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(68,261)及大陆均有此姓。
【综】 源出不详。台湾台中(68,261)及大陆均有此姓。
读音:Guǒluóluó【源】 ①元时人姓。果啰罗系元时部落名,以部为氏(24,62)。②清时满洲人中有果啰罗氏(260)。或即郭啰罗氏。【变】 元时有郭罗洛纳新,族出郭罗洛,因以为氏。后移居鄞县(今
读音:Koù/Kow【综】 或系寇姓省笔。今台湾台中、花莲等地均有此姓(68,261)。台湾地区分寇、冦为二姓。
读音:Liánwǔ现行罕见复姓。今山西之长治有分布。《山西人口姓氏大全》 收载,未详其源。
读音:Bǐbá【综】 南北朝时柔然一部落,以部为氏(425)。
读音:juàn【源】 ①系自芈姓。楚鬻熊之后,见《风俗通》(1,6,12,17,60)。②圈公之后。圈公为秦博士,避地南山,汉祖聘之不就,惠太子即位,以圈公为司徒,见《陈留风俗传·自序云》(1)。一说
读音:Bólián【综】 宋、元时蒙古人姓(238)。
读音:Wēilǎ'nuòěr元代蒙古族姓氏,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奇尔实勒始事王汗托果琳,后灭王汗归太祖,其族为威喇诺尔氏。《列传》哈喇哈斯,威喇诺尔氏。” (按: 《九通分
读音:Xuān【源】 或系元咺氏所改(62)。亦见《中国著者号码编制法》(63)。《姓氏词典》引《中国姓氏汇编》收载并注此音。未详其源。
读音:Guǐzhū《姓氏词典》 引《姓觿》收载,其注云: “即诡诸氏。”
读音:Zhīlányì【综】 金时女真人姓,见《高丽史》(71)。一作〔支闇逸〕(431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