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姓氏起源>

读音:qǐ

【源】 ①秦汉时西部氐羌人姓。相传商时孤竹君墨胎初之子伯夷之后有乞氏(60)。又,宋时西夏羌人有乞姓(96,240)。又,玄氐,乞姓也,见《路史》(60,62)。相传玄氐为羌姓之裔,见《山海经》注(62)。②北魏时鲜卑姓乞伏氏(17,240)、乞特氏(240)、高车姓乞袁氏(70)等后均改为乞氏。③五代时后唐明宗赐奚王副使竭失讫宜姓乞名怀有(60,62)。【望】 金城(17,62,418)。【布】 山东新泰(359),河北南宫、北京等地均有此姓。【人】 乞力,五代时后唐驻边将军(21,62)。乞贤,明时南京人,弘治中任河南泌水知县(21,24)。


现行较罕见姓氏。今河北之辛集,内蒙古之乌海,山西之太原、长治、运城、临汾等地均有分布。汉族姓氏。《续通志》、《清通志》 之 《氏族略》 亦俱收载,归 “入声”部。《姓氏考略》 注其源: ①其据《山海经》 注云: “氐、羌,乞姓。伯夷之后。”其引《路史》 云:“玄氐,乞姓也。” ②又据 《册府元龟》注云: “后唐明宗赐奚王副使竭失讫宜姓乞,名怀有。”

明代有乞贤,洪武中泌水知县; 又有乞住,吴川知县; 《清通志·氏族略》 载: 直隶南宫有乞姓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读音:hào以地为氏。(见《姓苑》)

  • 什祖

    读音:shí zǔ【源】 季连产什祖氏,什祖氏产内熊,见《大戴礼·帝系》(76)。《姓氏词典》收载。其据《大戴礼·帝系》注云: “季连产什祖氏。什祖氏产内熊。” 未详其他

  • 读音:Wéi【源】 系自姬姓。春秋时鲁昭公之子公为之后,以字为氏,见《世本》(12,17,62)。【变】 一作〔为〕(86)。【望】 南郡(17,418)。【布】 山西汾阳(278)、云南东川(380

  • 宿勒

    读音:Sùlè历史上罕见复姓。《姓氏词典》 收载并注此音。《姓氏考略》亦载,其注“宿勤” 云: “夏州羌姓。亦作 ‘宿勒’,字相似而易。《广韵》作 ‘勤宿’,误。”

  • 读音:Qí祁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。一是源自姬姓,黄帝之后。黄帝有一子祁豹,子孙以祁为姓。二是伊祁氏之后。是黄帝之子十二姓中伊祁部落的首领,所以尧姓伊祁,祁氏或出于伊祁氏。三是以邑名为姓。春秋

  • 光不列

    读音:Guāngbùliè现行佤族姓氏。今云南之西盟有分布。此姓系西盟县公安局提供。原有“以鸡鸣划分时间”之意,或从汉姓“李”。

  • 珂里葉特

    读音:Kēlǐyètè【综】 清世宗(即雍正帝)之愉贵妃为珂里叶特氏(72)。

  • 烏桓泥

    读音:Wūhuánní《姓氏词典》 引 《姓解》 收载。未详其源。

  • 石古若

    读音:Shígǔruò【源】 金时女真人之姓(71)。【变】 清《续通志·氏族略》作〔舒古苏〕(24,63)。【望】 金源(71)。

  • 大莫于

    读音:dà mò yú【源】 东胡鲜卑人姓(242)。【变】 ①北魏孝文帝改大莫于氏为郃氏,见《魏书·官氏志》(7,27,60,70,242)。②亦作〔大莫千〕(27)、〔大莫干〕(7,9,12,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