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鱼台县志

鱼台县志

①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马得祯纂修。马得祯,字冲霞,山西介休人。康熙二十七年(1688)任鱼台县知县。鱼台县志创修于明,然中经兵乱,只存二册。康熙十一年(1672),檄各郡邑重修志乘。鱼台县以旧志疏陋,文献散失难征,未行其事。马得祯任县令后,决意补无志之缺。其于从政之暇,广为采访,认真搜求,又多次召邑绅商讨,历一寒暑而成是志。《鱼台县志》康熙三十年(1691)刻本。共十八卷首一卷,分为十八门,依次为图经、沿革、星野、灾祥、山川、河渠、建置、祠祀、风土、古迹、学校、赋役、政事、职官、宦绩、选举、人物、艺文。兹篇虽名为重修,实同创举。这是因为旧志残脱,不足为凭据。其所载,除采访所得外,多取自府志、沛志及定陶、钜野诸县志。综观全书,体例尚称谨严。凡叙述故实,必注出处。各家所论不同者,则详辨之。可供后人参考。②四卷,首一卷,末一卷。清赵英祚修,丁咸亭纂。赵英祚,字荫轩,汉军旗人,进士。光绪八年(1882)任鱼台县知县。丁咸亭,孝廉。鱼台县志自康熙三十年(1691)县令马得祯重修后,乾隆二十九年(1764)邑令冯振鸿再修。其后百余年未再续修。赵英祚任县令后,以修志为己任,并远聘东海名孝廉丁咸亭主其事,历数月而成是志。《鱼台县志》光绪十五年(1889)刻本。兹篇谓列表常能较文字叙述更为清楚,故列表甚多。其表制作亦较精美。体例分类,则多因袭康熙马得桢志。惟改马志之赋役门为食货门,以能将物产纳于其下,而户口、赋役亦归属其中,殊为有识。综观全书,选材严谨,编次也妥当。在山东诸县志中,可称佳作。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五年(1936)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建宁县志

    二十八卷,首一卷,清韩琮纂修。韩琮,曾任建宁县知县。建宁县志始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。嘉靖四十年、康熙十一年、四十五年先后三次续修。韩琮任县令后,参考旧志,复加搜讨,于乾隆二十四年(1759)又纂成此书刻

  • 柯家三馆词

    三卷。清严元照(?-1818)撰。严元照著有《尔雅匡名》,此为所撰词集。首卷五十四首,附载敦元和作四首,倪稻、孙徐球和作各一首。次卷五十三首,附徐宗彦和作一首。末卷四十首,附顾翰和作一首。词末间附师友

  • 北边事迹

    一卷。明王琼撰。王琼,山西太原人。事具《明史》本传。此书是嘉靖初总督三边军务时,广集历代守边得失、及己所条画奏疏,合为一书,曰《北边事迹》。书中主张花马池一路三百里,及环县至兰州八百里,皆筑墙掘堑,作

  • 东塘日札

    一卷。明朱子素撰。朱子素,字九初,江苏嘉定(今上海市嘉定县)人,生卒年不详。明诸生,明亡后应贡不仕,隐居授徒。著有《吴疁文献》等书。《东塘日札》记弘光元年(1645年)清军破南京后,进兵嘉定诸县,下剃

  • 余烬经窥

    十六卷。清蔡启盛撰。蔡启盛,字臞客,浙江诸暨(今浙江诸暨县境内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受业于俞樾,毕业于诂经精舍。光绪戊子(1888)举人,官历直隶、湖南的知县。是书颇似在上课时的笔记及作业,故多己见。书中

  • 读史■疑

    十卷。清张彦士撰。张彦士,字龙弼。定陶(今山东定陶)人,顺治初岁贡生。官为黄县训导。《读史疑》一书评论史事,始于上古,终至元朝,共有四百多条,多作韵语,书中大多仿史家之赞体,且体例繁杂,议论稍有保留,

  • 听■楼集帖

    六卷。清潘正炜辑。潘正炜字季彤,收藏之富,甲于东粤。此帖是道光二十八年(1848)刻成,所收从魏晋至明末,共八十余家,钟繇、王羲之之帖,大都出自石本,所以也很可观。唐人石本与墨迹兼有,而多不可信,如李

  • 吴中金石新编

    八卷。明陈暐撰。陈暐,字耀卿,河南人。明弘治(明孝宗朱祐樘年号)间,官苏州通判。他与吴县知县邝璠,举人浦应祥、祝允明等人,共同采集郡中石刻,并汇录成此书。书分为七类,按学校、官宇、仓驿、水利、桥梁、祠

  • 幽明录

    三十卷。南朝宋刘义庆(详见《世说新语》)撰。此书《隋书·经籍志》著录:“幽明录二十卷。”两《唐志》著为三十卷。以后书目不见著录,南宋洪迈《夷坚三志辛序》云:“幽明录今无传于世。”当佚于宋。《幽明录》的

  • 职思堂法帖

    八卷。清江湄(生卒年不详)辑。江湄,字秋水,生平籍贯不详。该帖刻成于康熙壬子(1672),上取自魏晋,下迄于宋元,共分八卷。卷首为王羲之的《雨后帖》,王氏该书帖《宣和书谱》中未收,却颇为元明鉴藏家推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