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种,十四卷。清杨绍文编辑。杨绍文字子掞,浙江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曾随其父杨梦符侨居常州,官镇洋县丞。受经堂是当时著名学者张惠言在京师的讲学之所,绍文曾与金式玉、董士锡、江承之等人师事张惠言。后张惠
六卷。清黎曙寅撰。曙寅字健亭,汝州(今河南临汝县)人,乾隆时举人,官至六安知州。此书卷首有其子中辅序,称此书前后花费二十余年始撰成,凡十数易稿。书中首列邵子河洛及先后天诸图、启蒙诸说、卦变各图。自序云
十六卷。明朱维陛撰。朱维陛,海盐(今属浙江)人,生卒仕履不详。该书主要以类编排了汉代滑稽文学家东方朔的事迹,凡自“列传”、“别传”、“外传”以及《琐语》、《神异经》、《十洲记》等书,该书都采摭进来。全
不分卷。明陶登撰。登字汝高,山西绛州(今山西新绛)人,万历二十年(1592)进士,官至运判。该书纪其祖上令德。首考陶氏世系。始祖贵,七传至铨,铨父子四甲科,至曾孙登又以甲科继起,一门兴旺。且几代坚守直
八卷。清李源撰。源字春潭,宛平(今北京市)人,一说燕山人,官至知县。此书系其孙李士珩刊于同治七年(1868)。河南光山胡沧晓著有《周易函书》,推本宋儒邵周之说,然卷帙浩繁、编次无序。李氏服膺胡氏《周易
三种,六卷,附录三卷。民国秦毓钧编。秦毓钧,江苏无锡人。是书汇集其先世诗文集,有明秦旭《修敬诗集》二卷附录一卷、明秦金《凤山诗集》二卷附录一卷、明秦瀚《从川诗集》二卷附录一卷。秦旭字景旸,曾倡建碧山吟
①一卷。清陈瑑(生卒年不详)撰。陈瑑字聘侯,一字小莲,又字恬生,自署六九学人,嘉定(今属江苏)人。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举人。少受业于段玉裁门下,精习文字、音韵、训诂之学,著述尚有《说文引经考证》、
四卷。《续编》二卷。《诗存》四卷。《诗存之余》二卷。清鲁一同(1805-1863)撰。鲁一同,字通甫,一字兰岑,山阳(今江苏淮安)人。道光十五年(1835)举人。后屡试不第,遂潜心经学。与林则徐有交。
二卷。清周彝(约1710前后在世)撰。周彝,字策铭,娄县(今上海松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)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著有《华鄂堂集》。此集共二卷,皆为诗。周彝作诗,喜为长篇,如《送张长史
见《鸳鸯针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