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静海县志

静海县志

①四卷。清阎甲胤修,马方伸纂。阎甲胤,陕西渭南人,贡生,曾任静海县知县。马方伸,顺天密云人,举人,曾任静海县学训导。静海其志创修于明天启天间,其书藏于县库,然顺治初年损于兵乱。康熙十一年(1872)檄令邑郡重修志书,县令阎甲胤因聘马方重新纂辑,于康熙十二年成书。其风俗门记农民商贩之生活习惯十分详尽。赋役门记明清间田赋制度与户口、人数的变化亦条理清楚。然此志体例编排较混乱。如一卷的分野、疆域、墩堡等应与四卷的土产、陵墓等同归于地理。名宦亦应附之于官师。乡贤与人物,庙坛与寺观亦不应分为两门。此志尚有清抄本。②八卷。清郑士蕙纂修。郑士蕙,字柏崔,陕西华州人,道光进士,同治八年(1869)至十二年(1873)任静海县知县。同治十一年(1872)官家檄征各县志乘,郑士蕙则仓促纂辑,同治十二年(1873)刻印。卷首有序、凡例、总图。正文分为九志,依次为地理、建制、灾祥、物产、田赋、官师、人物、选举、艺文。其地理志记大清河、黑龙港及子牙故道等的源流及河道变迁情况甚详。人物志不为生人立传,凡当时邑人之宦于他乡者,其行为不叙,仅书其姓名职衔,亦合史法。灾祥志记咸丰三年至四年期间太平天国军队活动情况过于简略,颇嫌不足。此志实为郑士蕙应差之作,门类不全,内容较乱。其后所修志书,在论及此志时均有严厉批评,认为其“紊乱不堪”,是河北诸县志中质量差的。③十二集。民国白风文等修,高毓浵纂。白风文字翰章,山西安邑人,曾任静海县长。高毓浵,字淞泉,静海县人,光绪进士,清翰林院编修。《静海县志》民国二十三年(1934)铅印本。以十二地支为序,分为首部、土地部、人民部、政事部。首部包含目录、檄文、序文、凡例、历修职衔、捐资姓名等。二部为土地部,分为方舆、建置、物产。三部为人民部,分为官师、选举、人物、风俗、文艺。四部为政事部,分为立法、司法、行政。此志叙事,混杂而不足取。如方舆记沿革,忽引明史,忽录旧志,堆积罗列,先后皆不贯穿。人物中乡贤、忠节、贤良、廉洁四传,其人皆系乡宦,而下文复出乡宦与仕绩两门。文武既立一门,而文武门外复立武功传。其武功传记玄默在河南御李自成事,记元展成随鄂尔泰平回域、征苗民事,皆与仕绩中之玄、元二传同。列女自为一门,而孝友传中又列孝女孝妇,颠倒重复,不可究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溪集

    二卷。《附录》一卷。宋高登(?-1148)撰。高登,字彦先,号东溪,漳浦(今福建漳浦县)人。少孤力学,持身以法度。宣和间,为太学生。金人犯京师,高登与陈东上书,乞诛蔡京、童贯等六贼而用李纲、仲师道。绍

  • 四书益智录

    二十卷。清桂含章撰。桂含章字鉴亭,号坤三,安徽石棣(今安徽太平)人。是编有近乎讲章者,有类似语录者。大抵近乎讲章者,流于浅陋;类似语录者,陷于玄虚。其《论语》“曾子吾日三省”章,引外国人利玛窦说,谓“

  • 剑虹居文集

    二卷。《诗集》 二卷。清秦焕(?一1891)撰。秦焕,号文伯,江苏淮阴(今江苏淮安)人,咸丰十年(1860)进士,授户部主事。曾随贾桢办理团练。同治元年(1862)襄助晏端办理军务,因功加员外郎衔。后

  • 空青石传奇

    二卷。清万树撰。万树字花农,又字红友,号山翁,江苏宜兴人。生卒年不详。顺治时为国子监生。康熙二十一年(1682)两广总督吴兴祚爱其才,延致幕下掌一切奏议。闲暇时则作戏曲,令吴家伶人演歌之。著作二十余种

  • 集程朱读书法

    一卷。清代王澍(1668-1743)撰。作者针对陆(九渊)王(守仁)学说中“主于静悟,以读书为粗迹”的观点,摘取朱熹读书章程等内容来批驳,旨在反对忽视读书这一环节的治学方法。

  • 丧服释疑

    一卷。晋刘智撰,清马国翰辑。智生卒年不详,字子房,平原高唐(今山东省禹城西南)人。官至太常,谥为“成”。其事迹载入《晋书》本传。智是太尉实弟,贞素有兄风,少贫,每斫港柴以资自习,竟成名儒,著《丧服释疑

  • 元品录

    见《玄品录》

  • 瞿冏卿集

    十四卷。明瞿汝稷(约1596前后在世)撰。瞿汝稷,字元立,江苏常熟人。生卒年不详。礼部侍郎瞿景淳子。好学工文,以荫补官,三迁刑部主事,以太仆寺少卿仕至。事迹附见《明史》瞿景淳传。是集为四川眉州(今眉山

  • 存信篇

    五卷。清沈佳撰。佳字昭嗣,号复斋,仁和(今浙江杭州)人。康熙进士,初知湖广监利,调安化,卒于官。著有《明儒言行录》、《礼乐全书》、《明代人物考》、《复斋遗集》等。该书记永历时事,起隆武二年(1646)

  • 平望志

    十八卷,首一卷。清翁广平纂。平望,今隶吴江县,居苏、浙之要冲,人物殷繁,财富骈委。此志卷首为宸翰、凡例、旧序、图;卷一沿革、星域、形胜、景物水、泉、乡都、图圩、土产;卷二街坊、塘路、桥梁、宫舍;卷三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