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三卷。宋王惟一(987-1067)撰。王惟一,又名王维德,北宋著名针灸学家,曾任太医局翰林医官、尚药奉御等职。天圣元年(1023),王惟一奉命考证明堂经络之会,铸铜人式,又纂集旧闻,订正讹谬,撰写《铜人腧穴针灸图》。此书成于天圣四年(1026),于次年颁行,又名《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,简称《铜人经》或《铜人》,后经金人闲邪瞆叟于大定二十六年(1186)补入《针灸避忌太一之图》,改名《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》(五卷)。原书久佚,《四库全书》以为《铜人针灸经》即由此书旧本改辑而成。天圣五年(1027)王惟一还奉诏主持铸造铜人两具,脏腑可以分合,体表刻明穴位,作针灸教学和考试之用。王惟一对经穴详审,研究颇深。此书卷上较详细讲述了十四经循行路线及四大经络俞穴图等,卷中则主要讲述俞穴位置、刺法、主治及禁忌等,卷下论述俞穴作用。书中附有各种图多幅,详明实用。有明金陵三多斋刻本,清康熙三年(1664)刻本,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。另有清宣统元年(1909)贵池刘世珩影《金大定平水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》五卷本,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,1980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襄陵县志

    ①十二卷。明宋之韩修,吕调元纂。宋之韩字敬斋,河南武安县人。出身进士,嘉靖四十四年(1565)任襄陵知县。才猷迥异,气宇渊宏,在任期间兴建设,息讼狱,政绩甚良。《襄陵县志》隆庆二年(1568)刻本。此

  • 四书贯解

    一卷。清孙锡畴撰。孙锡畴,山西阳城(今河南原阳)人,生卒字号不详。著述有《四书广义》、《四书正俗》、《四书贯解》、《学官谱》、《阳武县志》。除是书外,其余均已散佚不全。是书题名贯解,其意当是贯通全部或

  • 新宁县志

    八卷,清复成修,周绍銮纂。复成,曾任新宁县知县。周绍銮,举人。新宁县志创修于雍正县令窦容邃,增修于县令周金绅,再续于县令黄位斗。兹编则为续黄志而作。《新宁县志》同治八年(1869)刻本。全书共八卷。此

  • 广弘明集

    三十卷。唐代僧人道宣(596-667)撰。道宣是法名,其俗姓钱。原籍吴兴(今浙江省湖州市)人,另有人认为他是丹徒(今属江苏)人,或长城(治所在今浙江省长兴)人。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,参与玄奘译场,负责文

  • 诚斋挥麈录

    一卷。伪题宋杨万里(1127-1206)撰。杨万里字廷秀,号诚斋,吉州吉水(今属江西)人。绍兴进士。历知奉新县、国子监博士、太常博士、太子侍读、知筠州、江东转运副使等。今检其书,实从王明清《挥麈录》中

  • 略论安乐净土义

    一卷。元魏释昙鸾撰。昙鸾生平事迹详见《往日生论注》辞条。《略论安乐净土义》一书,实际上是一篇佛学论文。全篇以六番问答的形式,解释说明极乐世界名相,弘扬安乐净土之意义。第一番通过问答说明安乐国土,由阿弥

  • 正韵

    见“洪武正韵”。

  • 周礼今释

    六卷。清杜文灿(?-1886)撰。文灿字子白,广东南海人,道光举人,曾官知县。师从陈澧(1810-1882)。另有《易大义补》一书,已著录。《周礼今释》一书,以清制阐释《周礼》制度。所释大多恰如其分。

  • 勾股图解

    二册。清陈厚耀(1648-1722)撰。陈厚耀,字泗源,号暑峰,江苏泰州人。康熙丙戌(1706)进士,后经李光地推荐,于1708年进京,与梅文鼎之孙梅珏成共同修书于蒙养斋,并常同康熙讨论天文、数学问题

  • 南园前后五先生诗十种

    三十卷。明陈暹编录。清熊释祖编录。生卒年未详。《前五先生集》为陈暹编录,选明洪武诗人赵介、孙蒉、王佐、李德、黄哲五人之诗。《后五先生诗》则为清熊释祖编录,为明嘉靖间诗人欧大任、梁有誉、黎民表、吴旦、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