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钱塘县志

钱塘县志

①十纪,明聂心汤纂。聂心汤,新淦人(今江西新干县),万历时钱塘中令,事至即决,庭无留犊。在任时南湖洪水泛滥,于是建化湾塘、筑闸、疏浚南湖、建捍江塘,民思其德,受百姓尊敬。《钱塘县志》万历三十七年(1609)刻本。为十纪,分:疆、胜、制、官、士、献、事、文、外纪。武林丁氏得其抄本,自著凡例、遂渐刻而成书,广为流传。《钱塘县志》光绪丁氏重刊本,体裁最为近古,词亦雅洁,足可称为名作。有清光绪间《武林掌故丛编》(第十六集)本。②三十六卷。清魏纂修。魏按钱塘县,秦置钱唐县。唐代以“唐”为国号,始在“唐”字上加“土”为“塘”。宋时与仁和县同为两浙路及临安府。元、明、清与会和县同为浙江省省会和杭州路、杭州府。康熙末年,魏莅任,见旧志自万历三十七年聂心汤修后,至此时已一百多年未修了。这期间,中经鼎革,时代变迁,风俗变迁,户口、赋税之消长,急需重新修志。乃博采籍传,以旧志为蓝本,载者因之,未载者补之,历数月而成。《钱塘县志》康熙五十七年(1718)刻本。全书三十六卷,分为:卷一为图考、星野、疆域、沿革、形势。卷二为山川上下。卷三为城濠、里市、河梁。卷四为水利、学校。卷五为公署。卷六为户口、田赋、徭役。卷七为风俗。卷八为物产。卷九为官师。卷十为选举。卷十一为恤政。十二为灾祥。十三为坛壝、祠祀。十四为寺观。十五为丘墓。十六为名宦。十七为世家、戚畹。十八九为大臣。二十为忠节、政事。二十一为理学、儒林。二十二为文苑。二十三为孝友。二十四为义行。二十五为隐逸、流寓。二十六为方伎。二十七至二十九为列女。三十为仙释。三十一为金石。三十二为经籍。三十三为古迹上下、古宫室。三十四五为艺文。三十六为外纪。钱塘曾为秦、隋、唐等各朝代的都会。此志接万历聂志后,为清代钱塘县第一部志。有清抄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番阳仲公李先生文集

    三十一卷。又名《俟庵集》。元李存(1281-1354)撰。存字明存,更字仲公。时称俟庵先生。饶州安仁(今属江西)人。少博览典籍,喜为文章。后从上饶陆九渊学。诗文平正醇雅,不露圭角。此集为其子卓所编。共

  • 文选音义

    八卷。清余萧客(详见《古经解钩沉》)撰。此书为《文选》词章的注释本。其引经据典,广搜博证。但问题也颇多。例如,其引征贪多,但不着意于辨认真伪。浮玉山巨穴云云,与木华所云阴火何涉。卢谌览古诗、和璧引杜光

  • 文斤山民集

    六卷。清魏繇(生卒年未详)撰。魏繇有《泳经堂丛书》。此集为六卷。《遗集》总目称五卷,实为有误。是集分年编次,始于同治七年(1868),迄于光绪二十四年(1893),取与《泳经堂丛书》对照。自二卷三页“

  • 真意堂文稿

    一卷。清姜宸英(见《湛园未定稿》条。)撰。姜宸英生平此本前有秦松龄序,言宸英奉纂修之命,治装北上时,编辑此集。其中均为中年作品。有一九八三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《姜先生全集》(二函二十册)影印本。

  • 洪氏集验方

    五卷。宋洪遵(1120-1174)撰。洪遵,字景严,鄱阳(今属江西省)人,官至资政殿学士。博学多通,明医理。此书成于宋乾道六年(1170),书中辑入作者生平所用有效之方,或流传效验之方,共169首。卷

  • 涵性堂诗钞

    六卷。清宋庆常撰。庆常字香樵,辽宁铁岭人。生卒年待考。嘉庆年间举人,官贵州知府,后改官江南知州。该《诗钞》共六卷,包括《趋庭学对草》,《黔南侍游草》,《海天泛游草》,《吴中重游草》,《咏蓼莪吟草》,《

  • 侍卫琐言

    一卷,琐言补一卷。清宗室奕赓撰。奕赓,号鹤侣,和硕庄襄亲王绵课子。道光时官至三等侍卫。此书是其承差六年的产物,撰成于道光二十四年(1844)三月。书末自署为“天下第一废物东西”。作者在该书中记载了紫禁

  • 汇印经传评点五种

    不分卷。徐树铮(1880-1925)编。徐树铮字又铮,又号铁珊,江苏萧县(今属安徽)人。十三岁中秀才,十七岁补廪生。1905年赴日本入士官学校就读。回国后,于1912年开始在北京政府任职,历任陆军部司

  • 书集解

    见《尚书详解》③。

  • 大隐集

    十卷。宋李正民(约1127年前后在世)撰。李政民,字方叔,扬州(今江苏江都县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政和二年(1112)进士。高宗时,为中书舍人,曾奉使通问隆祐太后。后守陈州,金人掳之北行。绍兴十二年(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