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金石索

金石索

十二卷。冯云鹏撰。冯云鹏,字海宴,通州(今江苏南通)人。此书系冯云鹏与其弟冯云鵷二人同辑,是一部综合性的古器物图谱。书成于清嘉庆末年。从乾隆时起,由于金石学盛行,有人把铜器和石刻或其他器物汇合在一书中,而《金石索》就是这类作品中最有名的一种。本书分金索、石索两部分。金索(六卷)收商周到汉以及宋元时期的钟鼎、兵器、权量杂器,还有历代钱币、玺印和铜镜等。石索(六卷)收历代石刻,以及带字的砖和瓦当。每种器物大多有器形图和铭文拓本,后面有冯氏的释文或考订。书中所用材料,一部分为作者的藏品,一部分则采自黄易、叶志洗、桂馥诸家所藏。材料取舍尚算严格,但也有鉴别不当者,如把所谓的比干铜盘列为商器,相信“峋嵝碑”、“坛山刻石”是夏、西周之物;又把战国布币误认是葛天氏、神农氏时代的遗物等等。但此书内容丰富,实为一部古器物大全。对于一般读者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此书有道光元年(1821)自写刻本,光绪时有石印本,民国时有商务印书馆铅印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泰西名人事略

    一册。英国季理斐(Mac Gikliveray)编辑,王臻善译。该书记西方卓越人物二十五人,上自学士,下至婢女。凡行谊、功业、学问、艺能有一可取者皆采录。现有广学会本。

  • 说文假借义证

    二十八卷。清朱珔(1770-1852)撰。朱珔,字玉存,号兰友,又号兰坡,泾县(今属安徽)人。嘉庆七年(1802)进士,改庶吉士,官至赞善。著作尚有《文选集释》等。朱氏认为经典与《说文》文字异同之故,

  • 愤助编

    二卷。清代蔡方炳编。蔡方炳见《增订广舆记》。此书原是作者父亲摘取前贤修身处事的格言、警语,分条编成一书,用以自勉,后来此稿遗失,作者另采集、摘编了历代诸儒学著述中的格言,仿照其父原稿的体例编纂而成。有

  • 小学集注

    六卷。宋朱熹(已著录)撰,明陈选注。陈选字士贤,临海人。天顺六年(1340)进士。官至广东布政使。追赠光禄寺卿,谥恭愍。是书成于淳熙十四年(1187)。凡内篇四:曰《立教》、曰《明伦》、曰《敬身》、曰

  • 怀豳杂俎

    十二种,十六卷。清徐乃昌(见《鄦斋丛书》)编。所收多为诗文著作。如志锐《张家口至乌里雅苏台竹枝词》一卷,为作者待罪塞外所作,对了解那里的风俗、习惯,有参考价值。李保恂家藏碑帖书画甚富,精于赏鉴,丛书所

  • 峨眉县志

    十卷首一卷,清王燮纂。王燮,宛平(今北京市丰台区)人,监生,嘉庆七年(1802)任峨眉县知县。王氏任县令后,思取志,考其山川道里之数,人物风尚之殊。及得旧本,乃乾隆五年(1740)县令文曙偕邑人张宏映

  • 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

    一卷。明喻国人撰。此书以为数九则满,数六则谦,谦则益。所以大易总不外九损三,变为坤六。坤六益三,变为乾九。或乾九坤六交相损益,十有八变以成卦而已。自以为《易经》成卦之论至此而定,故以“定议”名之。《四

  • 希腊志略

    七卷。未著撰者姓名。英人艾约瑟(Joseph,Edkins)译。书七卷。卷一,溯希腊人初始,分十五节叙述。卷二,比罗地上古诸事,分二十一节叙述。卷三,雅底加上古诸事,分二十一节叙述。卷四,约年背叛并波

  • 玉山纪游

    一卷。元顾瑛(1310-1369)纪游唱和之作,明袁华厘定成帙。顾瑛字仲瑛,号金粟道人,昆山(今属江苏)人。集中所游,自昆山以外,有天平山、灵岩山、虎丘、西湖、吴江、锡山、上方山、观音山,亦有远在数百

  • 切字肆考

    一卷。清张耕撰。耕字芸心,山东滕阳人。尚撰《古韵发明》等。书成于道光三年(1823年)。这部书是一部音学论著,内容颇丰富。其中“等韵”部分是完备的等韵图。该系图是依据《切韵指南》制作的。分二十四图,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