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

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

一卷。明徐孝编、张元善校。徐孝,明末顺天(今北京市)人,不仕。著《合并字学集篇集韵》二十三卷,《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》即是书所附之韵表。张元善永城(今河南永城县)人,彭城伯骐之后,袭封惠安伯。张氏卒于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,徐孝大约是张氏的门客。《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》重订于万历三十年(1602年),刊于万历三十四年(1606年)。这部韵图虽然冠以司马温公头衔,但与《切韵指掌图》无关,它是根据时音归并《切韵指南》而成。这部韵图有以下特点:(1)并声母:它将三十六字母归并为二十二个,布之于韵表,则成下面这个形式:

见溪端透泥 帮滂明精清心 非敷微照穿稔审 影晓来

其中“回”是心字加方围,徐氏注曰:“见吴楚之方”,说明不是当时北音中的声母;“敷”“微”两母,据《字母总括》“敷微轻唇不立形”说法,实际已不存在。“微”母不立形是个创见,说明微母已从〔v〕变为〔w〕,与影母等并为零声母,《中原音韵》、《韵略易通》中“微”母尚存在,直到《五方元音》和本书才将它实际取消,说明万历时代(1573-1620年)北音中微母的转化已经完成。“疑”母在《中原音韵》中尚存在,《韵略易通》将它并于“一”母,徐氏纯据北音,遂将它取消。本书还将照系二三等并为一类,由齐齿变为开口,读为〔〕系音。另外,它还将原属日纽的“二、而”等字列在影纽,表明这些字已经不念〔〕,而接近现代〔〕的读法。这样,本书声母实际只有十九个。

帮p  滂p‘  明m 非(敷)f

端t  透t‘  泥n 来l

精ts  清ts‘  心s

照 穿‘ 审 稔

见k  溪k‘  晓x 影(微)o

(2)并韵摄:它将《切韵指南》的十六摄并为十三摄,为通、止、祝(u)、蟹、垒(ei、uei)、效、果、假、拙(e、ue、ie、ye)、臻、山、宕、流。“东钟”与“庚青”正式合并,通摄开口收原庚青韵字,合口收原东钟韵字。垒摄之“垒”“类”“雷”等字原是止摄合口,读〔uei〕,现列于开口,失落〔u-〕,变成〔ei〕。臻摄中将原侵寻韵字并入真文,表明〔-m〕尾已变为〔-n〕。山摄不仅取消旧日的〔-m〕,而且将《中原音韵》的〔in〕转化为〔iεn〕。(3)声调的特点:取消入声,确立阳平(称为“如声”,包括浊平和浊入的字);但入声只归入阳平而不入阴平。四声的排列顺序是阴平、上、去、阳平。上、去、阳平俱混有旧日的入声。(4)呼类与图式:此书只分开口和合口。各摄按开合分图,全书共二十五图。一图之内横列二十二声母,下分三栏,第一栏列粗音字,第二栏列照系字,第三栏列细音字。每栏内竖列平声、上声、去声、如声(阳平)各调的字。原入声字归阴声韵。《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韵图经》忠实地记录了卡七世纪初年的官话音,是语音史研究的珍贵资料。本书流传很少,北京图书馆有收藏。陆志韦《记徐孝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》(收入《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》)把十三摄开合二十五图全部加以抄录,并逐图加以说明,是研究徐书最方便易得的材料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征记

    一卷。宋卢襄撰。卢襄,字赞元,衢州(今属浙江)人。生卒年不详。本书为卢襄赴京春试时记行之作,《四库提要》考证其当作于哲宗时。所记之事均无所考据,又杂载诗歌,颇近传奇小说之流。有《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》本

  • 茶香室丛抄

    二十三卷、续抄二十五卷、三抄二十九卷、四抄二十九卷。清俞樾(见《诸子平议》)撰。此书是一部杂纂之作,共一百零六卷。因俞樾之妻姚夫人居室名为茶香室,俞樾为纪念夫人,以书自娱而撰此书,特命名为《茶香室丛抄

  • 春秋志在

    十二卷。明来集之(详见《读易隅通》)撰。集之字元成,明末经学家。崇祯十三年(1640)进士,历安庆府推官,仕终太常寺少卿。著有《读易隅通》、《卦义一得》、《易图亲见》、《倘湖樵书》、《博学汇书》等。《

  • 春秋义补注

    十二卷。清杨方达(详见《易学图说会通》)撰。孙嘉淦著《春秋义》(参见该条),后又自毁其版,而方达曾得孙氏奖掖,于是为之删补其文而成是书。此书于《春秋》“三传”多取《公羊》《穀梁》而排斥《左传》,于诸儒

  • 阳春集校本

    一卷。清王鹏运(1849-1940)校。王鹏运字幼遐,号半塘老人,晚号鹜翁,广西桂林人。同治举人,官御史、礼科给事中。其著颇富,有《味梨词》多种。本书据鹏运自跋云:“《阳春集》刻本久佚,从彭文勤传抄汲

  • 楚辞补注

    十七卷。宋洪兴祖(1090-1155)撰。洪兴祖,字庆善,丹阳(今江苏丹阳)人。宋徽宗政和中登上舍第。南渡后,历任秘书省正字,太常博士等职。后出知真州、饶州,兴学开荒,有政绩。因触犯秦桧而编管昭州卒。

  • 宝绘录

    二十卷。明张泰阶撰。张泰阶字爰平。上海(今上海市)人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)进士。书名“宝绘”。取自张云阶家宝绘楼。此书言其多得名画真迹,持论甚高。但其说多可怀疑,比如曹不兴之画,据南齐谢赫《古画品

  • 金光明经文句

    十卷。隋代释智撰。智生平事迹详见《维摩诘所说经文疏》辞条。《金光明经文句》是对《金光明经》的注释。《金光明经》是由北凉昙无谶译,共四卷。说诵读流布此经的国土,将受到四大天王的保护。此文句由智讲说,弟子

  • 续广雅

    三卷。清刘灿撰。刘氏生平见“支雅”。是编由定海黄式三、同里王堃为之考订。戚学标序称其搜葺经传及先儒遗训,补前人所未备。惜未能自注其所出。有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刊本。

  • 遂初堂诗集

    十二卷。清焕明(1771-1832)撰。焕明,号瞻庵,姓爱新觉罗氏,满州镶红旗人。他五岁从师读《三字经》,十岁读清书,十六岁学翻译,十八卷因父授金城守尉随母赴任所,始咏诗。二十岁遇应封三期,考试马步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