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重校方言

重校方言

十三卷,附《补遗》一卷。清卢文弨校。卢文弨(1717-1796)字绍弓,一作召弓,号矶鱼,又号抱经、石鱼、粲斋,晚年号弓父,学者称抱经先生。原名嗣宗。浙江余姚县人。乾隆十七年(1752年)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。三十一年(1766年)提督湖南学政。后乞养归,主讲浙江各书院二十年,卒于常州龙城书院。长校勘,所校《逸周书》、《孟子音义》、《荀子》等,人称精审。著《群书拾遗》、《经典释文考证》、《钟山札记》等。戴氏《方言疏证》是清人《方言》第一个校本,流布至广。然戴本尚有缺失,卢文弨复据不同刻本和戴氏校本对勘,改正百二十余条,成《重校方言》,为清人第二个校本,亦精赅。是书有《抱经堂丛书》本、《古经解汇函》本、北京直隶书局影印本、上海蜚英馆石印本、湘南书局刊本等。卢氏晚年复精校一过,订正者百数十条,校稿未刊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平议

    一卷。清朱骏声(详见《仪礼经注一隅》)撰。作者认为《春秋》一经聚讼纷然,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穀梁传》三家各有是非,杜预、何休、范宁三家的注解往往袒护本传。于是他取《春秋》三传,参合杜预、何休、范宁

  • 续修汶上县志

    六卷。清闻元炅纂修。闻元炅字紫雯,浙江钱塘(今杭州)人,举人出身,康熙五十六年(1717)任汶上知县。闻元炅掌汶上县,以邑志自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)粟可仕创修后,又已百余年未修,虽山川、城郭依旧,

  • 两当轩集

    二十卷。《考异》二卷。《附录》六卷。清黄景仁(详见《两当轩诗抄》条)撰。《两当轩集》卷一至卷十九,收古近体诗一千二百八十八首,较《两当轩诗抄》增加了诗余三卷;卷二十为遗文,其《浮湘赋》、《渡淮赋》已亡

  • 唐诗品汇

    九十卷,拾遗十卷。明高棅(1350-1423)编。高棅福建长乐(今福建东南)人。一名廷礼,字彦秋,号漫士。永乐间,征为翰林待诏,开典籍。棅工诗,为闽中十才子之一,著有《啸台集》、《木天清气集》。此集共

  • 诗经正义

    二十七卷。明许天赠撰。天赠字德天,黟县(今属安徽省)人,生卒年不详。嘉靖乙丑(1565)进士,官至山东布政使参政。此书不载经文,只标章名节目,附以己说,颇为弇陋。

  • 日本华族女学校规则

    一卷。清裕庚(生卒年不详)撰。裕庚字朗西,汉军正白旗人。光绪间以优贡生历官道员。屡参英翰、长善、裕禄幕事,被劾再夺职。中法失和后投效台湾军营,为福建知府任用。后出使法国,升太仆寺少卿。回京后办理各国外

  • 周易辩录

    四卷。明杨爵(1493-1549)。爵字伯修,富平(今属陕西)人,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。以上疏极论符瑞下诏狱,七年始得释。其事迹见《明史》本传。《周易辩录》一书前有自序,题“嘉靖二十四(1545年)乙巳

  • 大学辨业

    一卷。清李塨(1659-1733)撰。塨字刚主,号恕谷。直隶蠡县(今属河北)人。清思想家,师事颜元,为“颜李学派”奠基人之一。著有《小学稽业》、《大学辨业》、《平书订》、《恕谷文集》等。是书首有塨自序

  • 诗经古音

    四卷。宋吴棫(约1100-1154)撰。吴棫字才老,同安(今福建厦门)人。宣和六年进士,绍兴中为太常丞,因忤秦桧出泉州通判。据徐蒇《韵补庐》称,棫著有《书裨传》、《诗补音》、《论语指掌考异续解》、《楚

  • 明苏爵辅事略

    一卷。清苏泽东辑。泽东字选楼,广东东莞人,生卒年及事迹不详。苏爵辅名观生,字宇霖,东莞人。崇祯时曾任户部员外郎。唐王永历时任东阁大学士。唐王死后,他与何吾驺等在广州拥立唐王之弟聿,被封为建明伯,掌兵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