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字典>历史百科>四库百科>释常谈

释常谈

三卷。佚名撰。书成于宋代之前。所辑录多为史籍中的称谓、成语等。每条均解释语意,考辨典故,颇有条理。有1927年武进陶氏刊《百川学海》本。

三卷。撰人不详。陈振孙《书录解题》曾著录《续释常谈》二卷(当为二十卷),谓其书为龚颐正撰,又谓昔有《释常谈》一书,不著撰人名氏,今故以续称。据此可知,此书之作在龚颐正之前,当出自北宋人之手。此书卷首有作者自序,谓“陪佳客之谈谐,与儒士之言论,理涉隐谕,不究津涯,几至面墙,真可痛惜,遂采古经之秘义,掇前史之奥词,”撰述成编,“随目注解,总得二百事,名曰《释常谈》。”今检其书,共分上、中、下三卷,仅记投笔、甲第、玉润、东床、狐假虎威、铜臭、风马牛等一百二十六事,或是后人病其冗滥有所删除,或是流传过程中有所散佚,不得而知。明人谢肇淛《文海披沙》评价此书时说:“其中援引芜陋,极有可笑。至以鹅为右军,筋为赵达,盲为小冠子夏,患瘿者为智囊,醉为例载,觅食为弹铗,五迁为盘庚,子死为丧明,聋为纩,皆谬误不经,似村学究所为,其引负荆一段,尤以打鼓上场人语也”(转引自《四库全书总目》)。清修《四库全书》时,亦谓其书记载谬误颇多,“如谓程普为程据,谓夫妇不睦为参商,谓戴帽为张盖,卸帽为倾盖,谓凤兮凤兮为孔子之语,谓屣步为不乘鞍马,谓膏肓之疾为晋悼公,谓秦医为卢医,谓董宣封强项侯,谓饮酒烛灭为绝缨,谓自称己善为自媒。齐东之语,展卷皆是,尚不止谢肇淛之所摘”(《四库全书总目·杂家类存目》)。基本上否定了此书。书中记载当时常言俗语之意,或许是当时某些地区流行的方言俗语,而与通行语言大相径庭,亦未可知。读其书,或可了解当时语词之不同,或可广见闻,不可尽废矣。《四库全书总目存目》谓“灾黎祸枣,流传五六百年,说事事不可理诘者矣”,其意义正在于此。今传本主要有《百川学海》、《格致丛书》、《说郛》、《五朝小说》、《丛书集成初编》、《居家必备》等丛书本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秋世族志略

    不分卷。清姚东升撰。东升字晓山,秀水(今浙江嘉兴)人,始末不详。考《春秋世族志略》多引陈厚耀《春秋世族谱》,则生于陈厚耀以后。又作者有《读左一隅》,自序题“嘉庆强圉亦奋若秋”,则东升为乾隆、嘉庆时人。

  • 六书辨

    一卷。近代徐绍桢(生卒年未详)撰。绍桢字固卿,广东番禺人。清末举人。官江宁候补道。是书系解释六书之作,仅就许氏《说文叙》的说解,括其大旨,依六书次第加以论说。并未博引古今各家之说,列其同异,辨其是非,

  • 春秋朔闰表

    一卷。清王韬(详见《春秋朔闰日至考》)撰。该书是作者所撰《弢园经学辑存》中的一种,为旅居海外时所作。据春秋时的至日朔闰,排列为表,每行为一年,分为十二格,每格为一月,遇闰年则置十三格。大体上以冬至为经

  • 五经读法

    不分卷。亦作一卷。清徐与乔(生卒年不详)撰。与乔字退山,江苏昆山人。此书探讨《五经》读法,均采别家旧说,全无作者创意。于明人中采郝京山的观点最多,其余象倪鸿宝、焦弱侯、张西农、朱康流、张元岵、程去华、

  • 中麓山人拙对

    二卷。明李开先(1502-1568)撰。李开先,字伯华,号中麓。山东章丘人。嘉靖八年(1539)进士。曾任户部主事,吏部主事,员外郎中,太常少卿等官职。此编为开先罢太常职归故里时所作对联,署曰“拙对”

  • 从政名言

    二卷。明薛瑄(见《读书录》)撰。据瑄《年谱》,宣德元年(1426)四月,瑄服阙至京,上章愿就教职,宣宗特擢为御史,寻差监沅州银场。此书第二条称“吾居察院”,第四条称“余始自京师来湖南”,可见作于奉使沅

  • 升庵经说

    十四卷。杨慎(1488-1559)撰。杨慎字用修,号升庵,先祖居庐陵(今江西吉安),后居新都(今属四川),太子太师杨廷和之子,明代著名的文学家。正德六年(1511)殿试第一,授翰林修撰,后历经筵讲官、

  • 孝经郑注附音

    一卷。清孙季咸辑。孙季咸原名葆成,以字行,山东荣成人,生卒年不详。是书兼辑郑玄注及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,篇首列陆氏《孝经序录》及郑氏《孝经序》,经注之后,附以音义。郑注只载旧文,不标所出,于陆氏《音义》

  • 醒园录

    二卷。清李化楠(生卒年不详)撰。本书内容乃记古代饮食,烹调技术等。版本有清乾隆、道光、光绪间《函海》本,《清史稿艺文志补编》本,1984年6月中国商业出版社《中国烹饪古籍丛刊》本。

  • 草阁集

    六卷。《拾遗》一卷。《文集》一卷。附《筠谷诗》一卷。明李昱(约1367前后在世)撰。李昱,字宗表,号草阁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生卒年不详。洪武中,官国子监助教。著有《草阁集》。李昱元季避战乱于浙江永